声音简介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三年前美股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散户上演了一把“翻身农奴把歌唱”的好戏。

很多人可能不清楚美股的格局,对岸的资本市场完全是机构的天下,华尔街的金融巨头可比A股刚“成长”起来的机构狠多了,逼得绝大部分散户放弃股票转投基金怀抱。

不过,2021年年初一位名叫Keith Gill的散户决定打破这一格局,要让华尔街的大佬们叫自己爸爸,便在美国社交媒体Reddit上发布了对抗空头的檄文。

Keith Gill选择了一只名为游戏驿站的股票,这只股票的股价刚开始不到20美元。Keith Gill认为游戏驿站被严重低估了,买入了大量看涨期权并把贴图晒到了网上。

散户们一看老大吹响了反攻华尔街空头的号角一拥而上用真金白银推高了游戏驿站的股价。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游戏驿站从18美元一股最高涨到了483美元一股,震惊了全世界。

需要说明的是Keith Gill买的是游戏驿站的看涨期权,不是股票,这玩意自带杠杆,收益比直接投资股票大得多。

比如,假设在游戏驿站股价为20美元的时候看涨期权的价格为3美元,买入1万张看涨期权花了3万美元。股价涨到200美元的时候每张期权给投资者带来了180美元的收益,1万张便是180万美元的净收益。投3万美元,赚了180万美元,这可是60倍的收益。

正是由于期权放大了收益加上散户们早就被华尔街惹怒了,在带头大哥Keith Gill的指挥下很多美国散户根本不看股价,闭眼买入游戏驿站的股票或看涨期权让这家原本名不见经传的上市的股价疯狂上涨。

有人做多就有人做空,站在散户对立面的自然是华尔街的机构,其中包括了以做空上市公司闻名全球的香橼以及对冲基金Melvin Capital,后者是游戏驿站的空头主力军,被团结一致的散户杀了个片甲不留,损失了数十亿美元。

经此一役,Keith Gill成为了“散户之神”,向世界证明了散户也能挑战华尔街的传统金融权力结构。

有趣的是不少名人当年也加入了声讨华尔街的队伍里,其中就包括了世界首富、特斯拉和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其公开表达了对散户的支持无疑让事情的影响力变得恒大,也吸引了更多的资金入场。

当然,2021年散户们之所以能够战胜华尔街空头并不单纯,事实上一些机构看到有利可图后直接“跳反”,悄悄加入了散户一边为做多游戏驿站出钱出力,事件平息后赚了大钱的可能还是机构,只有一部分最早跟着Keith Gill做多且及时止盈的散户赚到了钱。

机关如此游戏驿站事件足以载入资本市场的史册,成为了里程碑式的事件,让全球看到了社交媒体对金融市场可能产生的重大影响,散户们通过几根网线便能团结在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华尔街的一些大机构因为此事改变了投资策略和逻辑。

扬名立万后Keith Gill选了深藏功与名,突然从网络上消失了、不再发声,直到三年后的5月13日他在社交媒体发布了一条新的动态,大佬回来了!

三年不改Keith Gill在散户心目中的地位,凭借着一张图片游戏驿站股价瞬间拉了起来,开盘便上涨42%,之后经历了5次垄断,股价日内最高上涨118.8%,以30.45美元收盘,上涨74.4%。游戏驿站股价的高歌猛进像是在欢迎Keith Gill归来一般。

市场对Keith Gill的下一步动作充满了期待,不少美股散户已经跃跃欲试,就等着Keith Gill再次吹响冲锋号,上次没有赚到钱的散户投资者发誓绝不会错过第二次机会,誓要和华尔街再战300回合。

不过,我却不看好Keith Gill的回归,至少不可能像三年前做多游戏驿站时那么荡气回肠了,原因有二。

第一,华尔街机构可能已有应对策略。

上次被散户暴揍是诸多偶然因素结合到一起的结果,华尔街没有想到散户能够如此团结一心,硬杠的后果是损失数亿甚至数十亿美元。

吃一堑长一智,机构早已改变了投资策略,再次面对同样的情景时显然不会选择硬杠到底、一意孤行,身段会更灵活,通过布局多种投资组合对冲风险。

第二,伟大的事情通常很难被复刻。

历史上的知名事件之所以伟大是因为鲜有发生,如果某个桥段不断重复,那么就不可能用“伟大”来形容,散户大战华尔街空头同样如此。

我不否认Keith Gill复出后能够给美国资本市场带来一轮新的波澜,就像游戏驿站股价昨晚的爆发一样,但整体冲击力显然无法和2021年的第一次相提并论。这就像看一部电影,已经知道结局时的震撼感相比什么都不知道要小很多。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回复@無問乄
表情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