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每天听点禅故事,打开天窗观世界。


宣宗沙弥


    希运曾到盐官寺院中礼佛,同处的还有一位身份特殊的沙弥,这就是唐宣宗李忱。唐朝的皇帝,有好几个都当过和尚。宣宗是宪宗第十三子。当时宫中宦官专权,宪宗就是被宦官杀死的,当时宣宗才十三岁。宫中险恶,这位李忱就装傻,所以当时谁没拿他当回事。这位沙弥在希运礼佛时问:“不求佛,不求法,不求僧,和尚礼拜个什么?”


    希运回答:“不求佛,不求法,不求僧,经常礼拜的就是这个。”这也不求,那也不求,求的就是什么也不是的这个。


   “那你还施礼干什么?”宣宗又问。


    希运上前给了他一掌。管你什么皇室贵胄,说的不对,就打你。


    这位宣宗沙弥也不示弱,骂道:“粗鲁的家伙!”


   “这是什么地方,容你说粗说细?”希运说着,抬手又是一掌,宣宗闪身跑掉。


宣宗和希运都说不求佛、法、僧三宝,这是指明心见性的“不求”,自性自心即是佛,本不须外求的,但禅宗中自性本不心,并非就是无视俗缘,相反,禅宗讲究观自心自性时,也注重直心。达摩祖说《四行观》中就有“随缘”一行。现象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缘聚则生,缘散则灭。修行的人就应随顺世缘,混俗和光,无所简别。希运说礼拜的是“这个”,这个即指随缘。入世而不溺于世,是禅宗有真心处。宣宗不达此理,所以要挨巴掌。


    宣宗在百丈门下参禅,人很聪明灵俐,又很用功,所以禅也参得很不错。有一次师兄弟外出游山玩水,见到一条瀑布。宣宗见景色宜人,不免动了诗兴,便对希运说:“咱俩作诗吧!”并让希运先说上两句,宣宗接下边的两句。


黄檗就出口吟道: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离。


    一张嘴,便把自己的见地说出来了。宣宗接作: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希运一听,上前就给宣宗一掌,去你的!小和尚,你当不成佛了!宣宗这两句也有胸襟,但是皇家气派,无识意中流露出来,所以希运认为他俗缘未了。后来宣宗还俗,作了皇帝,很有作为,成为一代中兴之主。





阿尔法龟

我觉得希运打宣宗,是因为理屈词穷了

回复@阿尔法龟
表情0/300
当前评论用户
TA的其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