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 严助传(85)

2020-01-02 16:26:07 79
声音简介

白话《汉书》 严助传


  严助是会稽吴县人,严忌的儿子,也有人说是严忌同族人的子弟。


  郡国荐举贤良,参加对策的有一百多人,武帝认为严助的对策最好,因此特意提拔严助为中大夫。


  后来得到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主父偃、徐乐、严安、东方朔、枚皋、胶仓、终军、严葱奇等,他们同在武帝身边。


  这时征伐四夷,开置边郡,军队多次出动,国内改订制度,朝廷事务繁多,因此屡次荐举贤良文学之士。


  公孙弘平民出身,几年官至丞相,开东阁,招引贤士同他一起商议国家事务,上朝见到天子,乘便谈论国家利益所在。


  皇上命严助等人与大臣辩论,天子门客与公卿大夫彼此用义理文章互相对答,大臣们多次被驳倒。


  其中特别受皇上信任宠幸的是东方朔、枚皋、严助、吾丘寿王、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常常称病回避事情。


  东方朔、枚皋不能坚持根本原则,皇上有点把他们当作逗乐解闷的滑稽优伶看待。


  只有严助与吾丘寿王被任用,而且严助最先被任用。


  建元三年(前138),闽越出动军队包围东瓯,东瓯向汉朝告急求救。


  当时武帝不到二十岁,就此事问太尉田虫分。


  田虫分认为,越人互相攻击,是他们的平常事情,又多次反复背叛,不值得中国前去救援,从秦朝时就抛弃了那里,不隶属于中国。


  于是严助反问田虫分说:“只是担忧力量不够救援,德行不够覆盖,如果能够,为什么抛弃那里呢?再说秦朝连国都咸阳都抛弃了,哪里只是越地!现在小国因走投无路来告急求救,天子不救助,还有哪里可以投诉,又凭什么来统治万国呢?”皇上说:“不值得与太尉商议。


  我刚即位,不想拿出虎符到郡国调兵。”于是派遣严助凭节杖到会稽调兵。


  会稽太守想按法规拒绝,不派兵。


  严助就杀了一个司马,把天子的意思告诉太守,于是出动军队从海上前往救援东瓯。


  还没到,闽越就引兵撤退了。


  三年后,闽越又出动军队,攻打南越。


  南越谨守天子规定,不敢擅自出动军队,就派人上书,报告朝廷。


  皇上称赞他们守道义,大规模出动军队,派遣两位将军率领军队诛讨闽越。


  淮南王刘安上书谏阻。


  这时汉朝军队已经出动,还未跨越南岭,恰好闽越王的弟弟余善杀了闽越王来投降。


  汉朝军队才撤回。


  皇上表扬淮南王好意进谏,赞扬将士之功,就令严助到南越传达天子旨意。


  南越王叩头说“:南越有幸,能得到天子出兵诛讨闽越,我就是死了也无法报答!”就派太子跟随严助入朝随侍皇上。


  严助返京途中,又向淮南王刘安传达皇上旨意。


  说:“皇帝问淮南王:您派中大夫玉上书谈论的事情,都知道了。


  朕奉行先帝美德,夙兴夜寐,但是明智不能普照天下,再加上德行不够,因此连年灾荒,苦了民众。


  凭着微不足道的自己,托身王侯之上,国内有饥寒的百姓,南夷人彼此侵略抢夺,使边境骚动不安,朕很畏惧。


  现在淮南王深思熟虑,指明达到太平的办法,来辅助我弥补过失,赞美三代的鼎盛,承接天地,凡是人迹到达的地方,全都表示归服,您所说的那么久远,我听后很惭愧。


  您的心意很好,派中大夫严助传达朕意,告诉您朕对越人事情的看法。”严助传达皇上旨意说:“不久前,大王因出动军队赴越之事上书,所以陛下派我严助来转告您这件事。


  您居住远方,事情又急迫,所以皇上没有与王共商计策。


  朝政有阙失,让王忧虑费心,陛下很遗憾。


  军队本来就是凶险的器具,圣明的君主出动军队很慎重的原因就在这里,但是从五帝三王以来,禁止暴乱而不用军队的事,还没听说过。


  汉朝是天下的宗主,握着生杀大权,控制海内的命运。


  危急者盼望安宁,混乱者等待治理。


  现在闽越王凶残暴戾,杀害他的同族骨肉兄弟,背弃他的亲属,干的事很多违背道义,又多次派兵侵略百越,兼并邻国,强暴贪婪,又设阴谋诡计,进入我汉朝境内,烧毁浔阳楼船,想占领会稽,效法句践称霸中原。


  现在边境又报告说,闽越王率另外两国攻打南越。


  陛下定下使万民安宁的长久计策,派人传达皇帝旨意,遍告他们‘:天下安宁,各自保国安民,严禁互相兼并。’有关官员认为他是虎狼之心,贪图霸占百越的有利条件,也许有叛逆之心,边境官员没有得到皇上的明确诏令,那么会稽、豫章一定会有长久的祸患。


  再说天子如果只是批评斥责,却不派兵讨伐,何必让百姓劳累,让士兵辛苦呢?所以派两位将军屯兵边境,耀武扬威,保持威慑力量。


  屯兵还未会集,上天有灵,闽越王丧命,皇上就派遣使者撤回屯兵,不要耽误农时。


  南越王很感激得到天子救护,承受皇上德泽,希望改变一贯行为,亲自随使者入朝答谢。


  但是有病,不能入京,所以派遣太子婴齐入朝随侍皇上;等到他的病情好转,愿意入京朝拜天子,来答谢大德。


  闽越王八月份出动军队到冶南,士卒疲惫,三王的军队又一同进攻他,上天借助他的小弟余善实施了对他的诛杀。


  至今国内无君,派使者向汉朝呈上兵符和节杖,请示应立为王的人,不敢自立,等待天子的明确诏令。


  这次行动,没有损失一件武器,没有牺牲一个士兵,但是闽越王伏罪,南越得到保护,威势震动残暴的闽越王,义行保存危急的国家,这就是陛下深远计谋的出发点。


  事情的效验前面已经看到,所以派我严助前来向王传达天子旨意。”于是淮南王谢罪说“:即使商汤讨伐夏桀,文王进攻崇,也不会超过这事。


  臣刘安妄自按愚蠢的想法胡言乱语,陛下不忍心惩罚,派使者下临淮南,告谕臣刘安从未听说过的道理见识,我太荣幸了。”严助于是同淮南王结伴回京。


  皇上很高兴。


  严助陪侍皇上闲谈,皇上问严助在家乡时的情况,严助回答说:“家里很穷,被朋友的女婿———一个富人侮辱。”皇上问他想要什么,回答说,希望当会稽太守。


  于是皇上拜他为会稽太守。


  过了几年,没有突出成绩。


  皇上赐书说:“诏令会稽太守:你厌倦了宫廷,认为侍从之事劳累,怀恋故土,出京当了郡官。


  会稽东与大海相接,南与诸越相近,北靠长江。


  分别很久,路途遥远,长期听不到你的佳绩,你要全按《春秋》的义理对答,不要用苏秦纵横家学说。”严助非常害怕,上书谢罪说“:《春秋》载,天子出居郑国,是因为不能孝顺母亲,所以失去天子位。


  臣子侍奉君主,就好像子女侍奉父母一样,臣严助应该接受惩罚。


  陛下不忍心杀我,我希望入京奉上三年的总计簿册。”诏令同意,他于是留在皇上身边。


  有奇异特别的事情,就让他写文章,共写了几十篇赋颂文章。


  后来淮南王来朝,送给严助厚礼,两人私下交往,议论朝政。


  到淮南王谋反,事情牵连到严助,皇上认为严助的罪不重,想不杀他。


  廷尉张汤极力争辩,认为严助出入宫廷,是天子的心腹之臣,却外与诸侯私自结交,像这样的不诛杀,以后就没法管了。


  严助竟被杀弃市。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zhuan),其中《汉书》八表由班固之妹班昭补写而成,《汉书》天文志由班昭弟子马续补写而成。《汉书》...

by:简说经典

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汉朝东汉时期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

by:故磊溪边

漢書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

by:楊恒懿

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由中国东汉历史学家班固编撰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之一,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全书包...

by:弘化社

汉书

内容简介:《汉书》这部史学巨著,分为纪12篇,主要记载西汉帝王的事迹;表8篇,主要记载汉代的人物事迹等;志10篇,专述典章制度、天文、地理以及各种社会现象;传7...

by:善意流传

汉书下酒

探寻历史点滴,发掘历史真相,讲述历史故事

by:卮言堂

后汉书

《后汉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

by:故磊溪边

汉书故事

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个朝代能像汉朝那样,至今还对我们的生活有着这么大的影响。它的成就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是无法磨灭的:汉语和汉字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通用语言和文字,...

by:以叶知秋

汉书(白话)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汉朝东汉时期史学家儒客大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

by:不知名的小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