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3期:6~7岁儿童心理发育中的敏感期和敏感问题—你是否知道如何绽放孩子的天赋?

2023-06-05 22:37:4410:08 645
声音简介

各位亲爱的朋友大家早上好,

今天是2017年的7月13日,星期四


今天文章的主要内容,

咱们主要来讲一下从幼儿园大班过渡到小学一年级左右的这样一个阶段的孩子的心理特点,

主要也就是6~7岁的孩子。


这个阶段的孩子所有的心理特点,

我想爸爸妈妈应该都是非常喜欢和高兴的,

因为这个阶段的所有的特点基本上都是表现出孩子的兴趣上的一些特点。


比如说,从五岁到七岁这两年的时间,

孩子对数学概念特别敏感。


这个时候教孩子算加法会很快。

这个时候还是一个认字的非常大的敏感期,

所以一般的幼儿园教孩子写字,

基本上也是在这个阶段开始的。

这个阶段还有绘画和音乐的敏感期。



但是这个时候孩子所有的兴趣并不是固定化的兴趣,

家长要去发掘孩子的兴趣在哪里,

然后多让孩子去尝试。

这个阶段的孩子是广泛性的尝试兴趣,

可能这个阶段他没有学下去,

但是等过了一个阶段的话,

孩子可能还会重新再捡起来。



这个阶段还有一个问题要提醒家长们,

就是这个阶段很多辅导班都会迎合家长,比如考级什么的,

这样家长就会给孩子报很多的兴趣班。


这个时候家长们请多尊重孩子,不要强迫孩子去做,

超过其能力范围的事情。


很多家会有这种焦虑的症状,强迫孩子去上很多的兴趣班,

这样就极有可能会让孩子出现很多焦虑的症状;

比如说孩子已经过渡了口欲期,但这个时候可能会重新退化,

从新开始咬东西,也就是心理学所说的退化。


到了小学一年级入学以后,孩子会对社会兴趣发展特别敏感。

比如说,班级里面选举班长、小组长这些,

孩子都会特别感兴趣。


所以这个时候家长就要多让孩子参加一些社会性的活动。

比如带孩子去参加一些公益的活动,

带孩子出去卖报、捡垃圾呀,做手工义卖等。


这个时候孩子已经有这种社会化需求了,

家长们就应该给予正向的引导。


还有就是家长要多去跟老师沟通,

家长与老师在最初建立关系建立的比较好,

老师对你的孩子的关注相对会多一些。


要多去理解老师,参见学校家长会,

帮孩子构建一个可以更好沟通和表达的平台。


如果说学习的条件没有办法满足孩子的这种社会化需求的时候,

家长也可以通过带孩子去参加社会活动来满足孩子的这种社会化需求。





小学一年级以后孩子对数学逻辑特别敏感,

对名称、数量、加减乘除这些简单逻辑思维特别有兴趣,

这个时候就是逻辑发展的一个敏感期。

所以家长可以在这个时间段好好发展孩子的数学兴趣。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

孩子们还会对动植物学、科学、收集东西这些都很感兴趣,

对文化的学习兴趣也特别强。


这个阶段就是对这些知识类的东西特别感兴趣,

所以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一个是非常好的,

对所有的这些知识兴趣的一个敏感期。


知道孩子们这个时期有这个特点,

父母就尽量给孩子多创造些条件,让孩子多参与进去,

那样孩子们就会有事半功倍的一个发展情况。




这里需要提醒一点,从幼儿园大班过渡到小学的阶段,

孩子的家长要在入学之前对自己的孩子进行一个评估。


你的孩子适不适合入学,不要因为规定了6岁上小学,

到了年纪了就一定要去。


现在的小学阶段,

一到三年级的老师默认有很多知识孩子已经会了,

所以讲的速度也就特别快。


但是还有一部分孩子,特别是小男孩,

心理发育是迟缓的,

小男孩在心理发育是比女孩子迟缓1到2年的。


所以假如你把他丢到学校上一年级,

他是没有办法来完成一年级的小学正常学习任务的。


这个就会对男孩子的心理发展有一个非常大的影响,

他的自信心备受打击。


男孩子成长速度最快的阶段,是在高中,

高中阶段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在心理上,

他的那个心理变化的成长速度特别快。


所以就是建议,如果家长评估孩子的学习能力和自理能力还不是特别适合上小学,

那么就建议家长在小学入学的时候给孩子晚一年,

真的不要过于机械的让孩子从幼儿园上到一年级。


如果孩子确实不合适,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

更适合在幼儿园多学一年。


等他的心智,他的心理,他的生理都成熟一些以后,

再去上小学。

这个真的不在乎多耽误一年时间,

后面他有可能会赶回很多,

要是很仓促让孩子去上小学的话,

反而可能一直积压着,

最终有一天他是要爆发的。



另外从亲子关系的角度讲,有两点要提醒家长。

第一点,就是无论遇到任何问题,家长都要淡定,不要慌。

家长要是慌的话,孩子就已经完全是浮萍了,没有任何依靠。


第二点,就是无论发生什么问题的时候,都要站在孩子的立场。

首先从接纳他情绪的角度出发,比如说孩子摔倒了,

好的父母对孩子说:

“你摔倒了,你是不是很疼啊?

你很坚强,勇敢的,爸爸妈妈相信你可以自己起来。”


他摔倒的那个疼痛的感觉,你告诉给他,

他就觉得自己获得了支持和安慰,

就有力量自己站起来了。


家长爱孩子的表现,其实是要读懂孩子的情绪,

然后帮孩子把情绪表达出来。

孩子开始的时候是不会表达情绪的,

但是你帮孩子把情绪表达出来以后,

慢慢的孩子就会表达情绪了。



还有一点就是在生活上不要太溺爱孩子,

一定要保护好孩子自我的那种生命力,

不要让孩子变成那种习得性无助,

最后丧失了这种生命力。


很多名牌大学或者是研究生毕业的学生,

没有办法出去工作。


他们虽然考的很好的大学,有很好的学历,

但是没有办法走向社会,没有自我的这种生命力。

他们自我的生命力完全都已经在他小的时候被扼杀掉了。



很多孩子的一些敏感期会发的行为,

可能家长是很难接纳和理解的,

但实际上那个是孩子在那个阶段,

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和社会链接的一个正常的行为,

这个过程是必然的。



家长不要用成人的价值观的去改变,或者干预。

健康或不健康,很多人可能都是以眼前的标准来做判断的。

成人很多心理疾病,其实它的种子的埋下,

基本上都是在六岁之前。



所以当有伤害性事件发生的时候,

帮孩子寻求一个专业的支持是非常必要。



当然通过今天内容的分享,也希望广大的家长们,

可以对自己的适龄的孩子进行一些个简单的观察和测试;

看看您的孩子有没有按照常的心理发展的阶段去成长,

如果孩子这个阶段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

也希望家长朋友们要赶快去纠正或者找一些专业的这个心理咨询师去咨询。





今天的内容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

如果你对我们的内容有什么好想法和建议,

欢迎你在我们页面下方,点击写留言,

分享给我们。



2017,我们一起,说到做到。

各位亲爱的朋友,明天见。



此致敬礼

您最真诚的朋友  陈楚

2017年7月13日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0-6岁幼儿敏感期

孩子的童年不可逆,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动力,陪伴孩子科学、健康、快乐的成长!

by:Linda分享故事

0到3岁早期干预

简介:0~3岁超早期教育从认识孩子整体发育开始,遵循孩子的生长发育规律,从运动、认知、言语、感觉统合等个方面科学的干预,促进刺激孩子整体水平提高。每天下午2点前...

by:月芽讲超早期教育

危险的十四岁叛逆期

孩子到了青春期,总是给你对着干,你可千万要忍住了,不要用武力,不要用暴力,更应该温柔的平等的跟孩子交流。一个过度听话的孩子,是一个生命力萎缩的灵魂,一个不听话的...

by:玲玲家庭教养

3-8岁孩子早期教育

家长怎样教育?如何引导孩子,?做父母的如何培养我们的孩子!在这里我们的渝姐:会把家长在家庭中遇到的所有问题会跟大家探讨,希望大家有所收获。喜欢的可以订阅一下

by:啊舰

10岁,男孩关键期

儿子的叛逆如台风过境,来势汹汹且无法逆转。当初那个乖巧黏人的小男孩说变就变。妈妈们满心的“为什么”和“怎么办”,无处救赎。10岁是男孩成长的关键期,妈妈这样教,...

by:湛庐阅读

陪孩子度过7-9岁叛逆期

说谎,撒谎,厌学,对抗懒床,发脾气,不吃饭,拖拉,不洗澡,看电视无节制,不收拾房间。孩子不听话,父母怎么办?

by:皇甫佳佳

解读3-6岁幼儿敏感期

家长面对3-6岁孩子敏感期,叛逆,家长如何应对,并正确引导孩子,使得孩子拥有健全的心理。好父母从新解读孩子敏感期,如何了解孩子的成长信号,把握住孩子成长的关键点...

by:疯狂的雪球儿

6到18岁逆反期孩子育儿教育

叛逆期是指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监护。他们反对父母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

by:青春期叛逆家庭教育

宝宝这一年【3岁期】

这本书的重点在于全面系统的讲述每一岁的宝宝的心理特点,再根据这些特点给家长关于教养方法上的建议,同时给出智力、认知、游戏方面的方案。为每一岁的孩子量身定做,更有...

by:书魔方图书馆

宝宝这一年【1岁期】

这本书的重点在于全面系统的讲述每一岁的宝宝的心理特点,再根据这些特点给家长关于教养方法上的建议,同时给出智力、认知、游戏方面的方案。为每一岁的孩子量身定做,更有...

by:书魔方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