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千字集:别卷了,没意义!

2023-07-05 10:33:3126:52 158
声音简介


孩子们被填满了几乎所有的时间,而家长们则恨不得自己有三头六臂帮助学生们完成申请准备过程中的这些事情。我看到国际体系内的妈妈们,几乎都恨不得自己一定要拜访完30多个留学机构,每周周末都到处听留学机构的讲座,然后再十几个家长群里潜水,东拼西凑的收集各种信息,然后“总结出”一个适合自己孩子的规划方法,进而开始给孩子们报各种比赛,各种在线科研,指望着孩子几年以后被招生官认为是出色的,然后被前30的名校录取。这其实只是国际高中体系里最常见的剧目,我平时见的家长和老师比较多,我来给大家再举一些例子,家长们可以看看现在的国际中学赛道是多么的内卷和浮躁: 


我见过8年级托福就已经考了115的学生,家长告诉我还希望再考一下,争取搞个满分;

我见过5年级的学生就已经开始学微积分了,我听了以后直冒汗,现在都学完了那么大学的时候学啥?

我见过很多贝塞斯的学生,八年级已经考了8门AP;也因此我才知道,现在AP、A-level补课已经超过了双减前K12的课外培训,一年的培训费轻松10万+;

我还见过很多留学机构给学生的规划,不管这个学生程度怎么样,也不管他适不适合,都建议学生报几个竞赛培训,类似于Conrad竞赛培训一个学生收费10万多,机构是为了卖一个竞赛培训赚钱而推荐,学生则是不知道为了什么而去培训和当分母;

学生们为了“发表论文”而参加一些线上的课程,但从来不问自己是不是真的有这个能力“发表论文”;而老师则会轻描但写的建议中学生去研究某一个沿海城市(学生的故乡)的区域经济,殊不知,这种命题足以撑得起北大一个教授的学术阵地;

我见到好多家长,在假期之前就帮助孩子安排好了各种培训班,托福、SAT、竞赛…学生的暑假就是不断地刷题,他们希望填满孩子的每一天,生怕孩子错过了其他学生在参加的任何比赛和培训,恨不得将自己从十几个留学机构听来的所有信息加总然后让自己的孩子全要;

我还见到好多老师,言必称前三十,言必称5个奖项10项活动,言必称人设规划,并且已经准备好了20多本不同背景提升机构的产品介绍手册,希望在你的孩子与他见面的第一天,他就帮你的孩子规划好了人设,并且从手册里挑出5个竞赛培训产品和10和活动产品卖给你;

见了这么多,我觉得,好像缺了什么。


学生与家长都在跟着大家拼命的奔跑,以至于没有时间去思考,被裹挟着忘了初心

 

看了越来越多的申请规划,越看就越觉得内心慌张。丰富的、高大上的、有主线的规划,听上去、看上去都不错,但是,我看到的却是这个学生处处被安排,我看到的却是有一堆人呵护着学生的成功,看到了一个个未来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成长。比如:

我们经常看到老师和家长告诉学生,你现在需要去做一个公益活动以展示自己的公益情怀,所以,现在有一个2周的支教活动,你可以利用暑期的时间去教山区的小朋友英语,全程有带队老师陪同,费用是2万块。很多学生去了,但是,学生有思考么?有成长么?这两周他们是去做了公益还是做秀?当学生拿着扩音器说道:“我这个公益项目花了两万块”的时候,他会觉得自豪么?或者,在花季雨季的年龄,他学会了什么?他学会了要去关注弱势群体,还是学会了只要父母花钱就能买来公益招牌?他是真的心系边远山区的小朋友,还是只是在提交申请材料的时候虚伪的写上一笔?如果是后者,那么,家长们是不是要思考一下,这种事情,学生得到了一个活动不足100字的描述,但代价是他学会了虚伪,也学会了用金钱去换取名声;


我们这几年也经常看见好多的老师、家长很急切的要给学生规划一个人设,恨不得见了第一面就给这个学生写好高中4年要出演的剧本,而学生就是这个剧本中绝对的主角(其实这已经是很好的情况了,其实大多数的机构连人设规划都没有,就直接是各种商业活动的拼凑)。我一直觉得,人设规划是基于长期深入了解的情况下,一边总结归纳,一边发现拓展出来的,而不是单纯地规划出来的。我们想一想,在我们自己15岁的时候,我们会知道自己现在在做什么么?比如,你可以问问孩子的留学顾问老师——如果他是名校毕业的就更好了——问问他们,在他们高中的时候,申请的时候,人设是什么样的?简单粗暴的人设“规划”,就好像给青春期的学生一个四年的人生剧本,那么,我们是不是需要反思一下,我们希望学生这四年在真实的渡过他的高中,还是扮演四年某一个角色(我见过扮演了四年女权主义者和同性恋的申请者),然后问问自己,为了申请一个大学,让孩子活得不真实,这个代价会不会太大了?尤其对于一群原本希望申请计算机、EE,然后采取“曲线救国”的方式申请人类学、性别研究学这些冷门专业的申请者,他们得用四年的时间演一出戏,以体现他们在人类学、性别研究学等方向充满激情且完全胜任,用四年的高中扮演一个自己都不喜欢的形象,这对于学生真的好么?这种方式,也许学生最终能够获得某些大学的录取,但是凡事都有代价,而家长们要面对的代价就是孩子通过这种方式学会了钻营,学会了把自己包装成被人可能会认可的样子,而不是自己喜欢的样子。而且,在这个情况下,取得的成功是很令人担忧的,因为,当他进入了大学、进入了社会之后,没有人给他写剧本,也没有人配合他演出。


另一种特别常见的现象是孩子只做了一点点,在递交申请材料的时候,由于被包装的太好了,竟然对申请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比如,孩子明明只是用了两天时间去参观了几个缅甸的寺庙,但在写材料的时候却被写成了用了一个暑假研习佛学,产生了顿悟,并且还发表了论文(找人代写)。在申请的过程中,到处充斥着这样的操作,但是,真的有意义么?家长们在工作的场景中遇到过明明只做了1分,却要在领导面前说成100分的同事么?你们希望孩子成为这样的人么?你们认为这样的人能长远么?如果在申请准备的过程中,如果你的孩子的材料是这样操作的,恭喜你,你的活动方面会有加分,但是,还是那句话,任何事情都有代价,代价就是孩子在他们人生观形成的时候,就学会了如何通过吹嘘而获得认可。这是家长们想要的么?


家长们在拼命的奔跑、拼命的呵护着孩子,想尽办法包装孩子,仔细的和各种机构们一起合作,给孩子们带来一个个成功,让每一个孩子在申请的那一刻,都觉得自己是独特的、公益是为了作秀的、成就是唾手可得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有机会告诉孩子们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没有人告诉他们其实失败也是人生的常态。

于是,我们就通过前后各种投入大几十万的金钱,将这样的一个孩子送去了大学,就好像大学是人生的句号那样。


回归初心,让少年去探索,让他们自己塑造自己


其实家长们心里明白,什么样的标化,差不多对应什么样的学校。比如:

Top 15:托福110+,sat 1550,AP6-8门(4-5分)

Top 30:托福105,sat 1450,AP 3-4门(4-5分)

Top 50:托福100,sat 1350

Top 70:托福90

这些标化的条件,基本上大差不差,学生最终录取的范围也就这样。这个时候,与其说去包装学生,还不如让孩子自己去探索自己的热爱;与其说多给他报几个班,还不如让学生去经历一些自己实操的项目,感受顺利与不顺利;与其说让孩子花几万块钱听几节课去发表个论文,还不如给他推荐几本书,然后,在他感兴趣的方向提几个建议,让他自己去做一些事儿。

我这么说,可能比较空,我来举几个例子大家感受一下:


有一个家长问我,孩子暑假要去做些什么,聊天之后我发现家长正在做一个小型的展览馆,我就说他可以让孩子加入进来和他一起来做这个事情,他与孩子沟通之后,孩子很乐意。然后我们就商量,不如让孩子自己来做一个这个项目的PPT,然后通过线上的路演,她自己来做演讲,招募团队一起来做这个项目,我觉得这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讲是一个很好的历练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当时我还通过公众号帮这个学生做了宣传。这次路演如期举行,不过,听她演说的学生和家长并不是很多,大概一共只有不到十个人吧,但我觉得,这样的小事就是对15岁的中学生很好的历练,这样的事情不仅让他们更加了解自己要参与建设的展览馆是什么,而且让他们有勇气去推动一件事情往前走,同时,也让他们意识到,把一件小事情做成,并没有那么的简单。这一次线上路演能带给他的思考,远比坐在空调教室里上几节课多得多得多。


另一个家长和我说,他们的顾问老师随口建议他们去做他们老家的区域经济研究,他觉得这个课题太大了,无从下手。老师建议他们如果要申请经济学专业,最好还要发表一个论文。我当时在想,如果把这个城市的经济研究透了,发表的论文数量足够评一个北大的经济学教授了。当我了解到他们家是创二代,是从孩子爷爷辈开始创业了以后,我就建议他们忘掉论文、忘掉培训!我告诉他,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可以让孩子去探索的点:首先,建议孩子用3周的时间读两本传记《邓小平时代》、《他改变了中国》和一本小说《大江大河》,这三本书所描绘的时代恰巧覆盖了孩子爷爷和父母创业的时代。有了这个时代背景的认知,我建议他能不能联系家长老一辈企业家和他们自己的企业家朋友,让孩子去采访这些爷爷辈、叔叔辈的企业家,去采访他们的创业故事,然后将他们的创业故事写下来,汇集成一本小册子,发给他在国外的同学们,让同学们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家长听了以后欣然同意,而且也觉得这件事情容易做到而且孩子也会感兴趣,感觉也很有意义。


这是我近期和家长们聊天的过程中聊到的两个例子,希望通过这样的描述,能够让家长们大体感觉到推动孩子们做这样的探索与让孩子们参加几个无聊的商业活动之间的区别。

我觉得,让孩子们去探索,在他们不知道要做什么的时候,给他们一些建议,让他们去看一些书,让他们自己去经历做成一件事情的不容易和挫败,让他们在懂得成功很难之后取得一些成就,这才是我们要的塑造和准备过程。


当推动孩子做的一点一滴的小事积累起来,我们自然就看到了在做事过程中反应出来的他的品质和特点,自然就会归纳出他的人设和形象,这个时候,他们可以在任何场合告诉任何人,这就是他们自己,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是他摸索着做到的。如果我们反过来,给他们一个匆忙形成的剧本让他们按着剧本演出,那么,不管他们演的多好,终究只是一个演员。


别卷了,没意义。让少年自己去探索吧,他们应该有他们自己的故事,而家长们不应是他们的监工。


本节目收录在留学避坑君公众号左下角留学宝库的《英美本科申请|内幕大曝光》专辑里,目前这个专辑可以免费获得,希望我的节目,会对你有所帮助,也希望你转发给你的朋友们。


如果你的孩子正在准备申请,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可以加我微信(betterhope),我们可以随时聊聊。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鸢尾芥末

说的太好了,大家都在花钱,但剥夺了孩子的成长权利,这是最大的损失。

Kingspeare

声音有点轻哈

Kingspeare

所以,许多光鲜亮丽不过是包装人设,别人包办的剧本演绎。厉不厉害,当下拿出来遛遛就见分晓了。

留学行业仲裁官 回复 @Kingspeare

没错,完全被包装出来的学生,没有后续前进的动力

猜你喜欢
百家姓 千字文

原文诵读。给孩子们磨耳朵。偶尔点开,随手播放,听听,读读,不知不觉也许就会背了。

by:李庐阳

千字文和千字文里的故事

听淘淘姐姐讲千字文和千字文里的故事

by:淘淘_兰汀蕊桃

千字文|千字文儿童版|每天学习千字文

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梁武帝(502—...

by:YD工作室

千字文

有关《千字文》的故事~【南北朝】周兴嗣/主编:孔庆东周兴嗣,字思纂,南北朝时期人。他自幼聪慧且勤奋好学,博览群书,通晓古今。撰有《皇帝实录》、《皇德记》、《起居...

by:兰榽

千字文

《千字文》由一千个互不重复的汉字组成,内容涵盖自然、历史、政治、军事、文化等。朗读内容每日更新。

by:王若惜同学

千字文

千字文诵读释义+千字文里的故事

by:戴花姐姐

声音主播

12342.7万

简介:学生时代运气好,做过全国学联执行主席和陕西省学联主席,做了好多事,交了好多朋友;毕业以后去了麦肯锡公司做咨询顾问,两年的时间,麦肯锡给我的训练让我至今非常受用;创业之后一直在互联网和教育的交叉行业,从充满激情到下定决心死磕,就是想提高这个行业的效率、就是想让行业变得更好;创业路上,得到过徐小平老师的资助,也拿到过上千万的风险投资;一个人背着包扫过楼,也常在一线奋战。这是一个特别执着的人,特有故事,也特乐观,一起来听听我的故事和观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