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飞|书风的形成

2023-08-01 11:16:4108:24 72
所属专辑:书法那些事儿
声音简介

关于书风的形成,几年前听朋友说主要是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形成;二是刻意努力形成。综合而言,主要取决于书家孜孜不倦的努力和追求,这其中有追求变化,有提高审美,也有广泛的学习,积累知识等等。而因字而写字,在书法本体上下功夫,本来就可取。取不好,就是因为书读得不够多,审美出现偏差。我们也时常在考量一个书家的厚度,读没读书是一个强大的指标,也不至于出现低级错误,如错字,常识性问题。时代下对书法家的要求似乎比较低,也仅仅限于上国展、写论文,或者在某一家某一帖上写得像样能站住脚就可以,如果这个人稍微再被人吹捧一下,似乎了然成为大师。

我不相信一个文学不行的人,能走进历史。我更不相信一个没有突破性思想的人能留在书法史上。如果大量的书法书籍都是些没用的人名,这个书法史还能看吗?偶然有见当代书家有个性写得好,就能留在书法史吗?古代这种人应该很多的。当代对一个书家的要求真的很低了,入几个展获几个奖,再稍微“沉淀”一下,俨然就是个名家了。这么好的时代,这么好出名的年代,这么多机会都出不来,实属能考验一个人。
吴昌硕言:“学我,不能全像我。化我者生,破我者进,似我者死。”他这句话很明白,学古不泥古,而要变化。所以,书法在我看来是求变的,变则通。而变是需要能力的。当代学草书都从《书谱》入手,从全国看,有多少人在写它呢?又有多少人能从中出来呢?在书法史上而言,《书谱》并不算特别出众有个性有特点的法帖,可以说它基本上没有个性,是继承了王羲之的笔法和结体,它是很好的学习范本。取法一致,自然结果就雷同,同一个妈生的,能有多大区别?

当代的草书,有几个人还是非常厉害的,既能入古,又能出新,既传统又能与大众拉开距离,已经非常了不起了。而想走到那一步,仅仅是在《书谱》上死磕,是不够的,或者说有一天会把路走死。《书谱》本身很好,再写出变化来很难,同时它给了我们很多额外的空间。它就如二王,特点不明显,风格不突出。中庸之态,中和之美。稍加改变就是另一副模样,这是一种思想认识。
怀素在王献之的基础上,多用使转,改方为圆,潇洒不羁,自成一家。董其昌在怀素的基础上,写得简约纤细,灵动开阔,也自成一家。藤原佐理在二王与怀素的基础上,加之日本假名的写法,写出一种与中国书法史上都不同感觉的面貌来,这些都是值得去思考的。
学当代的人太多太多,为什么学当代一学就会,学古人就学不会呢?当代很多人模仿当代名家的字,学得有模有样的,我就奇怪,有这股劲为啥不去学古人呢?
当代很奇怪。出名容易,平台多,机会多,要求低。学古人难,学今人容易。技与道之争。能写文章写诗词,书法不好。书法好的文化不行...似乎在古代不存在这种问题。因为能读书的人才能接触到书法,它是上层建筑的玩物。这种东西一旦到了社会大众面前,必然“各显神通”,什么样子的书法表现都有。

师古不泥古,能变通则活。孙过庭说的“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其实是高度要求,很难做到这个。而能以此为标准又能看得出高低拙劣的人少之又少。董其昌和米芾都是集大成者,他们什么都学,而我们一直在被一些人误导着:要只写一家,不能写不同风格的字体;不能放大写;不能写唐楷...好像这都是真理,却害了不少人。
我花了近十年时间在二王上面,推敲其用笔,研究其结体变化,琢磨其风格中和之美,回头看,好似也不对。二王很丰富很强大,而我现在才觉得,只写二王是不够的,一样会“营养不良”。二王以外还有很大的世界,虽然不一定都好,也不一定都能有很高的高度,但可以长见识,还能丰富二王。《书谱》就是纯二王,无杂质。在历史上,若不是它的书论可读,有价值,它也未必能留下来。

一味地强调风格面貌和个性,只会让自己进入一种恶性的思维中。也有书家强调,临古要入古,要虔诚,还不能有自己。丝毫不能有想法,这也是不对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大概也是在说中庸。不偏不倚,谓之中。往往我们所想的一个点,或许不能一直太执着,在书法上容易偏执,走弯路。恰好又是这种偏执,又能成就自己,形成独到的见解,写法和理解,也能有新的面貌。总而言之,还是需要多读书,多思考,提高思想层次和眼界,大胆去尝试,去改变才可能有所发现。
亦步亦趋固然重要,偶尔有一些不寻常的举动和想法,那或许就是区别于别人的亮点。
如果我们学古人,都和古人一样就没意思,如果我们彼此都一样也没意思。书法是需要新意的。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胡飞燕--您的私人财富传承管理师

朗读者:胡飞燕中华遗嘱库义工财富传承管理师

by:财富传承管理师朗读者

依恋的形成

内容简介本书旨在帮助每一位读者科学认识依恋理论,回溯自己的早期经历,深层次地理解人性,摆脱抑郁、愧疚和怨恨,打破与孩子、爱人、父母的关系困局,找回真实的亲密感和...

by:岱澄读书

依恋的形成

母婴关系塑造我们一生的情感

by:啨老师

个人形成论

与我们对话的这个人,资源异常丰富,而且又十分耐心,他仔细聆听,别人也聆听自己,这种全神贯注地聆听有助于促进个人的成长,也有助于我们思考一个宏大的理论问题,成为一...

by:心桥融合心理

裁判如何形成

裁判形成过程的核心内容,一是大前提即裁判规范的寻找与确认,二是小前提的构建与论证即案件证据的审查、判断与案件事实的构建与认定

by:龙元富律师

胃癌怎么形成的

胃癌怎么形成的本专辑收集了患者热门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按照中医和西医的观点,进行全面的回答,希望帮助患者解决目前遇到的问题,早日康复,并让大家注重养生保健,提前...

by:孙华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