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未来商业:解析“未成年”心态如何影响成年人决策

2024-04-04 09:55:0406:31 51
所属专辑:商业这点事儿
声音简介

成年人的标准,在法律层面已经界定的非常清晰,且很有必要,让所有18岁以上的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完全责任,以此逼迫未成年人更快的向成熟成年迈进!

事实上18岁,30岁、40岁及耄耋之年的人们,有相当数量,并不完全具有成年人的思维、判断、选择、协调能力。在没有遇到困难及挫折的时候,在有明确外力约束的时候,我们其实很难分辨一个人(包括自己)是否真的在“心智”上已经成年;生理成年,但“心智未熟”严重到一定程度就是武志红所说的“巨婴”。


以下列举一些“长大未成年”的标志性现象,仅供参考,切勿完全对号入座,并且人生百年,大多数人都难免一时陷入“低龄幼稚“境地,偶尔有几点,也不必过于介怀,说到底人这种生物和人工智能比,总是情绪化的、感性的,以自我为中心来感知周遭的。




1、       面对问题及挑战,不是首先想解决方案,而是归咎外部环境及协作方,把自己当前应该着手的行动抛掷脑后,进而陷入相互攻击、推诿的死循环。


2、       无法接受及理解“周围的人与自己并不同频属正常现象”;总觉得周围的人和事情,应当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若非如此,就受挫感突出或对周遭持严重批评观点。


3、       特别的敏感。周遭的人或事的些许“风吹草动“,非常容易掀起自己的情绪,心情曲线像过山车一样此起彼伏。


4、       总想赢得每一次辩论,并且认为赢得了辩论就等于完成了沟通,对输赢的在意甚至超过对目标及结果的关注。


5、       习惯性的把“分对错的思考“放大优先级,而不是利弊思考为先,甚至只分对错,不考虑利弊。


6、       总想着以“一己之力”改变世界,并且百折不回,不悔,不改。


从不改变自己,始终重复昨天,却固执的认为这样可以得到与昨天不同的结果。




7、       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同理心、共情力。


总是给周围惹麻烦而不自知,或即便知道,但很难约束自己的下一次;如高空抛物者、深夜噪音制造者、“习惯性说不和但是“者……


8、       没有兼容性,听不进去不同的意见,一遇到指责、批评就“炸毛”。


9、       不能服输,不会认错,不能接受自己一时的失败,不能原谅自己;因而丧失了“复盘总结”的机会。


10、   特别容易被“别人”所左右,容易缴“智商税、情商税”,天天服用心灵鸡汤,但缺少连接思维及实际行动。


图片






11、   觉得朋友之间应该是对等的,相互的。


不明白把对方当朋友,其实是自己的心理需要,对对方的认同;若一定要求对方对等的如此待自己,那其实对对方是有点不公平的,也毫无依据的。


12、   不知道人与人之间有“情感账户”存在。


从没有往对方的情感账户中“存过钱”,就毫无节制的到对方那里去“取钱”,“取钱失败”,还不明所以,埋怨对方不职业、不仗义……


13、   完美主义倾向过于严重。


若不能达到自己预想效果,宁愿什么都不做,哪怕坐以待毙,也不愿意相信改变其实是一个累积的过程,若每天改进一点点,或许加以时日,跬步即成千里。


14、   采取单向思维及行动(一味的批评或一味的赞扬或一味的附和或一味的质疑)来推动事情,并认为这种方式具有普适性的效用,乐此不疲。


15、   眼中只有规矩,画地为牢,没有勇气突破限制;或眼中毫无规矩,任性撒泼,毫无章法。


16、   经常性的自我否定,觉得自己一事无成或经常性的自信心爆棚,觉得自己全能。


图片






17、   不不理解对方的反应,很大程度上是自己行为加之对方后的一种投射。


想改变对方的反馈机制和结果,其实首先要改变的是自己和他人的相处方式。


18、   不理解“一切都会过去”(这里的一切包括积极的和负面的)。


总是自动放大当下的心理感受,要么觉得过不去“这道坎儿”,要么总是活在过去。


19、   没有交易的精神。


不理解交易达成的关键是“相互让渡,各取所需”,并不存在绝对的输赢;交易和交换是近义词,也是“中性词”,“交易”不限于生意。


20、   片面的理解信任及忠诚。


不知道天下根本没有绝对的信任及忠诚,并且信任肯定是有条件的;面对质疑其实才是常态,而且多一些质疑,或许才是帮助自我完善,规避陷阱的良方。忠诚只可以要求自己,但真不要奢望对方。忠诚于良善信念而不是某一个体或组织,这样才不至于让自己陷入偏狭。


21、   参照对象选择失当(要么过低,要么过高)。


很少问自己我的参照对象选择是不是太低了,段位太低的参照对象会不会把自己引导到慢车道上,而回不了正轨。太高的参照对象,会让自我评价过低,形成失败者心理暗示。


22、   合作分工意愿缺失


放不下,总觉得什么都要自己来,总认为自己才是最好的选择。


23、   灰度认知缺失。


对人对事的判断经常陷入“二元极端论”,非左即右,非黑即白,非对即错,不是好人就是坏人……认知里只有两个极端状态(往往又是很少数),忽略了占比更大部分的灰色过渡渐变的空间及可能。


24、   毫无时间观念,不理解时间其实比金钱贵太多。


习惯性迟到或迟到之后毫无歉意;和别人聊天、开会只顾自己漫无边际的高谈阔论,无法识别对方看表的动作、倦怠的表情传递出的信号……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ThoughtWorks商业洞见

ThoughtWorks商业洞见,与你一起见证科技驱动的商业变革。从变革领导力到平台组织治理,从适应性战略到创新管理,从产品创新设计到产品运营实践,从敏捷组织到...

by:Thoughtworks

刘润丨商业洞见

2010年,全球最有钱的388人,他们拥有的财富,相当于全球一半贫穷人口拥有的财富总和;2014年,这个数字是85人;2015年,是62人;2017年,只有8个...

by:两张小纸条

洞见前沿学科,把握专业未来

添加小助手微信:SAHuangxiaozhu,免费咨询任何留学相关问题,备注【进群】,赠送入群资格,与百位家长分享交流留学心得,助力孩子留学之路。关注特优生公众...

by:特优生名校直达

学习洞见需求 提升商业能力

需求,是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这里呈现了人们无法拒绝、竞争对手无法复制的需求创造的六大关键,在人们无奈接受的现状和心中真正期待的理想的这道鸿沟之上,架设起...

by:化了个缘

洞见

这是一本发现自我的书,这是一本超越自我的书,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的优势与劣势。这本书,带你从新认识自我。自我提高...

by:文登阿超

洞见

什么是“苦”?快乐、烦恼都真的只是一种错觉吗?大脑爱做的事情是先欺骗自己、再欺骗世界?“我”到底存不存在?有没有一个真正的自我?一切为“空”,还是我们赋予一切的...

by:蕊读书

洞见

从科学到哲学,打开人类的认知真相。

by:陌名2015

洞见

深度分析当下热点、焦点或者大家关切的问题。让您在这个信息泛滥,碎片化时代。不会在批判的消极中窒息,也不会在形而上的思辨中迷失,更不会被无边的虚无所吞噬。

by:次北固山下的清晨

洞见

想让现代人学习一门好学问,你不需要,也不应该用一个神秘主义的、充满超自然力量和有来世的世界观去吸引他。我们学习物理学、经济学、心理学这些学问都是为了今生今世受用...

by:喜马拉雅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