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复盘:王安石变了什么?

2024-04-20 19:52:0215:17 42
所属专辑:小谦聊好书
声音简介

各位《小谦聊好书》的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小谦。


本周我们聊了毕宝魁的《大宋宰相王安石》,这也是《小谦聊好书》第一季聊的最后一本书,我为什么要在一季节目的末尾聊这样一本书呢?因为我在王安石的身上看到了很多我们今天的人很缺少的品质。苏轼写过这么两句诗:“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但在我看来,读书其实不仅仅能提升我们的气质,也能提升我们的能力,就拿王安石来说。


王安石第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就是他太好学了。在之前的节目中我讲过,与方仲永相比,王安石算不上神童,但是王安石好学啊,所以即便后来他已经通过了科举考试,当上了官,他仍然夜夜苦读,正是他前期的积累才让他后来真正掌握一定权力之后政绩那么突出。


王安石第二个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就是他重视实用。以王安石的才华他明明可以去考馆职,留在京城,借此升官,但是他却宁可到地方去当官,因为在地方他能干更多的实事。我做这个专辑当然是希望我的听众都能去读书,但我并不希望我的听众去死读书,或者变成夸夸其谈,眼高手低的人。说到底,读书不是为了远离人群,而是为了接近人群。站在王安石的角度,他读书是为了做个好官,造福万民,报效国家,今天的我们读书,其实是为了更好地为人处世,所以读了多少书不重要,重要的是实践了书中的多少内容,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了什么影响,换句话说,关键是看你做成了什么事情,造福了多少人。所以之前我在《小谦说论语》那个专辑中有一期节目叫《1.7 如何做一个有学问的人?》,当时我就说到,一个有学问的人不是光博览群书就可以了,孔子的学生子夏就觉得,一个人学问的高低并不在于读书的多少,而在于竭尽所能地孝顺父母,侍奉君主,对朋友守信用。因此,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炫耀显摆自己的学问,而是为了指导生活,让我们在生活中,把我们该做的事情都做好。一个将该做的事情都做得尽善尽美的人,即便读书不多,你能说他没有学问吗?


王安石第三个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就是他做事特别专注。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王安石当宰相的时候,有一天,一个下人来告诉王安石夫人说大人爱吃鹿肉脯。王夫人觉得很奇怪,我都不知道你咋知道的。下人说大人用餐不顾其他只吃鹿肉脯。王夫人一听就赶紧问鹿肉脯摆在何处。下人说筷子与汤匙旁边。王夫人一听就明白了,就给下人说你明天换一种菜肴置于筷子旁边看看,下人照做,发现王安石果然又把那道菜吃光了。这下这个下人也明白了,王安石不是爱吃鹿肉脯,而是只吃眼前菜,离他最近的菜是什么,他就只吃什么。王安石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他所有的心思都在变法上,即便在吃饭的时候他脑子里也全是变法的事儿,根本不管吃的是什么,所以就只吃眼前菜。与王安石相比,如今的我们,在一件事情上的专注度那真是差的太远了,如果很多事情我们能有王安石这样的专注程度,可能就是另一种结果了。


既然说到变法,我们接下来就来说说王安石变法到底变了什么。


青苗法、免役法和农田水利法在之前的节目中已经说过,这里就不提了。


我们先说说均输法。均是均等,输是输送的意思。地方向中央输送的租税物资,距离首都越远的地方输送负担越重。“均输法”是让远近人民共同均担运送成本的方案。同时也有统筹调配全国物资的作用。


当时,各地向中央上缴的物资,其品目、数量都有定例。定例由来已久,长期未经调整,便滋生出下述弊端:对政府来说,一些好不容易从远方送来的物资并没有用处,只能以异常低廉的价格贱卖给商人;抑或朝廷亟需的物资却未能从地方得到供给,需要高价从商人手中购买。对地方的百姓来说,他们每年必须定时上缴一定数目的物资,如果遭逢凶年歉收就须花高价从商人手中购买。总之,“轻重敛散(物品流通和决定物价)”之权在大商人,他们凭此权恣意从百姓和国家牟利。


为了消除上述弊害,均输法规定,每年三司要制定计划,将一年政府需要的物资品目与数量通知发运司。发运司按照这个需求尽量在京师附近的物资产地征收、运送。这样一来不仅“轻重敛散”的权力回到朝廷手中,就近征收还能节省一些运输成本,进而减轻各方负担。王安石预计执行此法可使百姓休养生息,最终达成国家不匮使用而人民富足之目标。


再说保甲法,保甲法的目的是将各乡村紧密地组织起来,使国家容易掌控,在贯彻皇帝一元化统治的同时,还能起到防止盗贼、外敌入侵的目的。保甲的组织形式是十家为保,五十家为大保,十大保为都保,分别设置保长、大保长、保正。每一大保每晚差五人巡夜。在农闲时组织军事训练,有些地区甚至发展出了民兵。保甲制的理论根基是“寓兵于农”,古代兵农一体的思想;现实背景则是北宋募兵制带来的冗兵甚多,却又战力薄弱的状况。


再说科举改革。王安石改革科举的措施可以归纳为三点:


一,废止明经科,只以进士科取士;


二,进士科废除诗赋、帖经墨义(儒学经典的默写),改为经义(对儒学经典的解释)、论(自由阐发)、策(对时事的答问);


三,殿试中废除诗、赋、论三题,改为策论一题(一千字以上)。


王安石还对学制进行了改革。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王安石曾指出,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学均有名无实,不能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因此王安石制定了“三舍法”,以重整学制。所谓“三舍”,即中央最高学府的太学课程中设置外舍(基础素质课)、内舍(专业课)和上舍(研究性课程)。太学生全部住在太学的宿舍中,不允许在家中居住。他们必须经过定期的严格考试才能从外舍升至内舍,由内舍再升至上舍。其回报是,成绩优秀的太学生可以不经过科举直接成为官员。三舍法在王安石殁后的崇宁年间(1102—1106年)推行到州学和县学,并且确立了可以通过考试从县学升至州学,由州学进入太学的学制。这个制度被称为“州县三舍法”。


王安石进行学制和科举制改革的首要目的自然是培养人才,同时也希望能统一“养士”和“取士”。自古以来,取士的科举和养士的官学相互之间毫无关联,是彼此独立的两个系统。到了北宋官学废弛,老师极少传授真才实学,而是指导学生做一些应付科举的练习。正因如此,王安石才一面改革科举制度,一面又重编官学体系,他的最终愿景是废除科举,在官学中一体化地完成养士和取士的工作。


王安石认为,在科举考试的短短时间内,无法全面考察一个人的才能和品格,但是马上废止科举恢复古制是不现实的,所以至少应该废除诗赋而重视经义。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王安石在太学中设置了法科和医科。这种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的课程体现了他注重实学的一面。有的史学家认为这已经是近代大学专业设置的先驱,故而对于王安石的教育改革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总之,王安石是一个重视实用性的人,所以他对科举的改革也是希望培养出一些能做事的人,而不是只会考试的人。


学制确定之后,教材问题又摆在了王安石的面前。熙宁六年(1073年)王安石五十三岁,朝廷设立新机构经义局,从事经学研究工作。王安石自任首长,他的长子王雱负责具体事务。熙宁八年,经义局重新注释了《诗经》《书经》《周礼》三部儒家经典,即《三经新义》,敕令为官学的标准教材。其中《诗经新义》和《书经新义》是王雱所作,《周礼新义》为王安石所作。王安石还重注了《春秋左氏传》《礼记》《论语》《孟子》《孝经》等几乎所有的儒家典籍。


不过王安石新法理论的来源只是儒学经典中的一部,即《周礼》。这本经书理想化地叙述了周代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其中宏大严整的王朝统治体系,是历来的体制变革者的最好的样板。王安石不是要否定儒家经典,而是希望读书人不要死读书,要善于从儒家经典中读出经世致用的东西来。


我们再说说市易法。青苗法的目的是把小农从沦为大地主的佃户的危险中拯救出来,市易法的目的则是把中小商人从富商大贾的鲸吞蚕食中拯救出来。


当时在大都市的豪商不但自恃资本,掌控物资的运输,恣意操纵物价,同时还通过向中小商人放高利贷榨取利益。为改变这种状况,朝廷在京师设“市易务”,在主要城市设立分支机构,向中小商人发放低息贷款。豪商为压价而不愿收购货物时政府就出面购买。这样政府就把物流和定价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保障了中小商人的生存。


最后说说免行法与军器监法。免行法规定城市商业和手工业各行每月缴纳一定数额的免行钱之后,无须再向政府直接供应各种硬性摊派的物资,而这些物资则改由政府出钱到市场上购买。军器监则是根据王安石的儿子王雱的建议设立的军器制造管理机构,以期提高兵器的质量。


在军事问题上,神宗和王安石的具体做法可分为两项,一是减兵并营,即在数量和编制上进行一番整顿。把五十岁以上的老兵全部裁减下去。把禁军和各地的马步军营重新调整合并,禁军由原来的五百四十五营合并为三百五十五营,减少一百九十营的编制。马军每营三百人,步兵每营四百人。又把原来集聚在京师的禁军大部分拨到各路去驻扎,一下子就极大地减轻了朝廷用于军队的开支。接着,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全面的减兵并营,各州有定额。裁减后,全国的禁兵、厢兵(相当于后世的地方军)总额不到八十万,比英宗时就少了三十六万,裁减几乎三分之一。


裁减军队,合并兵营后,朝廷又经过严格的选拔,挑选出一批有相当武功而又精明强干的军官,配置到各个新定的兵营去,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这就是第二项措施,即置将练兵。


由于置将练兵,加强了对士兵的军事训练,克服了以前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弊端,极大地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军队的数量虽然大幅度地减少,但实际的作战能力却大大加强了。


从将领到士兵再到兵器,质量都有了明显提升,所以后来王韶就在王安石的支持下取得了熙河大捷,成功收复五个州,斩敌首数千,获牛羊马以万计,招抚吐蕃等少数民族大小部落三十余万帐,使得宋朝在西北的幅员扩展了两千多里。这是宋朝在结束十国割据局面以来所获得的最大的一次军事胜利。这不仅意味着西夏的战略缓冲空间被大宋压缩殆尽,更意味着大唐安西都护府陷落近300年后,炎黄子孙的旗帜又一次插上这片土地!宋神宗当时高兴地亲自解下了自己的玉带,递到了王安石的手上。


只可惜后来司马光成为宰相之后,开始废除新法,所以这些军事改革都没有持续下去,司马光当时甚至还想把王韶在王安石的坚决支持和指导下,苦心经营多年,用众多将士鲜血换来的河湟地区也放弃,拱手归还给西夏。还好邢恕劝司马光说:“这可不是小事,有关国家的安危,应当征求访问一下边人。孙路久在西北,在河湟地区四年,他很有见解,人品也好。应当去问一问他。”


司马光就派人去请孙路。孙路一听这个消息,连忙抱着地图就来了。见面后,指着地图对司马光说:“自通远至熙州才通一条小路,熙州之北已经和西夏接壤。今自北关开辟土地一百八十里,濒临大河,筑兰州城,然后可以捍卫庇护中原。如果将此地送给敌国,整个西北一道就都危险了。”


司马光采纳了孙路的意见,从此再也不提把河湟归还西夏的事。


在王安石死后五个多月,司马光除了没把河湟地区还给西夏外,把整个新法和王安石执政时所建立的一切全都废除,尽行恢复旧制。他似乎也完成了一种夙愿,寿终正寝了。


说到这儿,王安石变法的大致内容我就介绍完了,虽然王安石的初心是好的,但你要在全国推动这么多政策,就需要大量的基层官员配合,但那么多基层官员,你是管不过来的,所以新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于是出现了一大堆反对派,反对派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有人能条理清晰地围绕具体问题进行指摘;有的人则只知质疑王安石的人品;更有人是单纯不了解新法才上书反对。有良知的反对派虽然不认为现状完美无瑕,却担心变法会造成更坏的结果;懒惰的官僚则是因为他们现在也和胥吏一样,不得不从事实务而抱怨工作量的增加。不管何种初衷,总的来说绝大部分反对者真正担心的是变法会侵害他们的既得权益。当时的士大夫同富商豪绅多有联系,甚至自己家就是大地主的也不在少数。而这些反对派的领袖,毫无疑问就是我刚才说到的司马光,最终也正是在司马光的手里,彻底终结了这场变法。明天我会做一个加餐,来跟你讲讲司马光为什么和王安石在变法这个问题上,有那么大的分歧。


好,今天的复盘就到这里,下周二就是世界读书日了,也是我们这个专辑更新一周年的纪念日,我会在那天对《小谦聊好书》第一季的节目做一个年度复盘,欢迎你到时来捧场。


撰稿:小谦


讲述:小谦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枕流_企承

工农兵学商 面面俱到 无所不变

小谦_9j 回复 @枕流_企承

是啊,非常全面

猜你喜欢
王安石传

干百年来,王安石被骂作集一切乱臣贼子之大成的元凶。其实,他是数千年中华文明史上少见的完人。其德量汪然若干顷之陂,其气节岳然若万仞之壁,其学术集九流之粹,其文章起...

by:雪舞骄阳

王安石传

该传记视角独特、思想新锐、论述严谨,令人耳目一新,启人心智,发人深省。王安石作为一位改革家,在中国历史上,饱受争议。古往今来对于他的评价有天壤之别,同时代的司马...

by:北竹

王安石传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本书试图抛开固有的观念、习见的标签,从王安石的全部作品入手,考察同时代人与他的交游,展现出...

by:齐民文化_电子书

王安石全传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本书描写了王安石波澜壮阔的一生:一个出生平民,但是官至宰相的官场升迁之路;一个变法失败、失...

by:金石海纳电子书

王安石变法

这是,刘子健著《宋代中国的改革——王安石及其新政》,中的章节。

by:半閒堂

王安石变法

二十岁登基的赵顼年轻有为,王安石变法在他的支持下雷厉风行。然而他死后得到的庙号,却是明代数十年不理朝政的万历一样,是意思为:“无法评价”的神宗,这真是让人不知说...

by:盖世华章

王安石诗词精选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历任...

by:MIYA老师

《梅花》宋.王安石

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20210223

by:春天的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