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存保 徒步延安8 返程 徒步花絮

2024-04-26 21:59:1113:51 25
所属专辑:师存保作品专辑
声音简介
【师存保】徒步延安——半个世纪前的步行串联纪实

原创 家在山河间 家在山河间 2021-09-20 06:14
八 返程 徒步花絮

1967年元月18日,我们踏上了返程的路,准备步行到铜川后,如有条件就改乘火车经西安回平陆。

延安到三十里铺的公路上,依然是一条长龙,出出进进,人流涌动。徒步进入延安的红卫兵队伍,还是潮水般涌入,几十里长的公路上,红旗飘扬,歌声不断。

离开通往延安的公路,我们进入了环抱着延安的大山。山路不像来时宜川的山路那样陡峭,是一个又一个连绵不断的大丘岭、小山包,一条又一条时宽时窄、高低不平的山沟涧河串联着。



山路上,各地红卫兵长征队来往不断,大家操着不同的方言,南腔北调的互相打着招呼:下一站还有多远?“不远啦”。“多长时间能到延安?”“明天就到啦。”

第二天中午时分,我们走出了沟坡环绕的山路,眼前是一片地势相对平缓的塬面,由北向南,渐次走低,不过还是有不少大沟小河走过。再往后的几天里,我们就一直往复行进在类似相同、却不断变换着方位和经纬的丘陵之间。沿着塬面走一段,就必然会翻过一条宽而平缓的大沟,往往这条沟就要走上半天的时间。记忆中,我们那时走的断断续续的公路,可能就是现在210国道的原型路线。后来我曾跟随团队沿着210国道去过延安,两边的原野、山头、丘陵、沟壑,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返程回来这一路,每天仍然被吃饭困扰。因为进出延安的长征队很多,每到一处接待站,吃饭的特别多,总是排不到跟前。接待站的管理人员就喊:同学们,大家往前走一节,不远还有接待站。我们不想耽误时间,于是很配合,背起背包就往前赶。走一段,就问老乡:大叔,离接待站还有多远?回答都是一样的:不远啦,前面就是,马上到!但往往好几个“马上到”,还是没有接待站的影子。大家就忍着饿互相逗乐:再坚持一会,都闻到小米粥的香味啦!



(张明文同学近照)

路上,几次见到一些长征队招手拦车,司机看着他们长途跋涉挺辛苦,就停下来喊:“走不动了吧,快上车坐一段!”每当看见这样的情景,就有同学起哄:“搭车的,不要脸!”“搭车的,不要脸!”弄得车上的同学们很难为情。

张明文同学说:我们长征队是徒步韶山的,在前往武汉的路上,我们正在行走,从路边经过的大货车突然停在我们前面,司机下来热情地打招呼,说:“你们是山西平陆的?”班干部吴卫党同学立刻迎上前去说:“是呀,师傅,怎么啦?”师傅说:“我在车上看见你们打的红旗上边印着山西平陆,咱们是山西老乡,车上没有货,我捎你们一段,赶快上车吧!”



(吴卫党同学近照)

吴卫党接过话茬激动地说:“谢谢师傅,你的好心我们领了,但不能坐车,长征队是必须要步行的!中途搭车就不叫步行串联了!”可开车的师傅不肯走,劝说道:“你们年龄小,走的时间长了会累坏身体的,还是坐一程吧,哪能这么认真呢!”同学们的态度都很坚定,大家的共同心愿就是:“我们不能坐车,如果坐了,就是对毛主席的不忠!就是对人民的欺骗!”师傅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好样的!红卫兵有志气!”

徒步韶山的长征队,是我们班薛守官同学组织的,共有14个人,同学们选他当队长。薛守官告诉我:他从北京回来后开始组织,人员确定后,到公安局刻了一枚公章,名称是“山西平陆中学毛泽东思想红卫兵韶山长征队”,又制作了一面同样名字的队旗。为了便于管理,大家推选刘有恩为经费管理员,闫麦锁为纠察保安员,李寅虎为旗手,吴斌为出版编辑员,专门刻钢板印传单。吴卫党是他的铁杆参谋,何满刚是对外联络员,等等。这样一群小小年龄的学生长征队,竟然安排的如此周全。难怪他时常自豪地对人说:一点不乱啊,我们是按照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带上证明去串联、去学习的。到处有人接待,有人安排,一切都是有组织、有纪律、有秩序的。



(薛守官同学近照)

薛守官说起起当年步行串联的事,总是滔滔不绝。他说:长征不是单纯的走路,还要进行宣传。走到哪都要特别注意搜集大报、小报、传单等宣传资料上的新闻、要事,然后进行编排,由吴斌刻写蜡纸,印成小报或传单,沿途散发给行人和田间地头的老乡。自带的蜡纸和白纸用完了,就写一份证明,盖上长征队的印章,找当地的机关、学校等单位请求支援。他说:有时也不顺利,人家不好好给。我们就给他上纲上线,说不支持大串联啦!不支持红卫兵啦!那时政治挂帅,谁也不想戴这个帽子,于是蜡纸和纸张也就有了保证。

他们离开韶山时,将长征队的队旗陈放在毛主席旧居展览馆里,每个长征队员都恭恭敬敬地在队旗上签上自己的名字,以此作为徒步韶山的留念,神圣而庄严!

返程是自愿结合、分散行动的,给大家分别开具了步行串联返程介绍信,盖上章,以便于乘车和食宿接待,安排的多么具体周到啊。

申秀菊从外地回校后,因找不到我们班的同学,就与外班几个同学联系,组建了一个奔赴重庆的长征队。刚过西安后,一个女同学脚就崴了。她们安排一个同学护送返校,其他人继续前进。队伍减员,人少了,年龄又小,怎么办?秀菊有办法,因她是我们班入学时的首任副班长,后又继任班长,具有组织能力。



(申秀菊同学近照)

在她的主动联系下,与西安交大的一个长征队一起同行。秀菊说:在翻越秦岭时,曾在金鸡岭下一个叫“鸡窝子”的小山庄住了一夜,深山老林的,方圆几十里没有人烟,夜里宁静的让人心生恐惧,起夜都不敢出门。我说:怎么叫个“鸡窝子”呢?秀菊说:别看名子不雅,那悬崖上还刻有“天下第一关”的石刻大字呢,听说很早就有英雄豪杰汇聚,应该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秀菊说:一路上,他们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成都“量具刃具厂”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劳动体验,大家学的是车工。厂领导对他们的学习、劳动、生活非常关心,专门组织人员讲课,在车床前做示范,每个同学安排一位师傅,手把手指导操作,大家很快就掌握了相关工种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一些初级产品的加工。一个月的车间劳动,手上、身上,甚至脸上,每天都沾满了油腻,脏兮兮的。但我们却从中体验了工人劳作的辛苦,体会到了工匠精神的伟大!这是我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工厂生活体验,印象非常深刻。

秀菊还告诉我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她们接到复课闹革命的通知后,便临时决定从成都返校。走前,把换下来的老棉衣从接待站邮寄回家。家里人收到包裹后,惊出一场大乱,父母见衣服都寄回来了,孩子却不见回来,以为是出了什么事。母亲在家里又哭又闹,坐卧不宁,父亲整天寻找大队干部,求他们想办法联系找人。一时间闹得满城风雨。村里还正在闹腾,她却突然回了家,母亲抱住她又哭又笑,直埋怨“咋不写个信呢?把一家人都吓死了!”秀菊说:“我都中学生这么大了,还能丢了!”一场虚惊终于平静下来。



延安长征队,历经6天跋涉,于元月23日到达铜川火车站。正在吃午饭时,突然广播说晚上有一趟货车去往西安,肖春娥和李天灵立即放下碗筷,赶紧拿着延安开的返程证明,办理了乘车手续。

元月25日,长征队经西安回平陆县城,胜利结束了有生以来唯一的一次具有时代意义的步行串联!


2021年8月30日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延安-延安保育院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枣园路圣地大剧院票价描述暂无开放时间暂无乘车信息22路:解放剧院→转乘8路,13路,16路→卫校下车到达延安唐乐宫甘肃、宁...

by:恋景旅行APP

档案故事/保卫延安

1947年春,蒋介石命胡宗南以数十万兵力对我延安和陕北解放区发动进攻,妄图一举消灭我党中央首脑机关和西北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纵队奉命从山西出发,去参...

by:咖歌

延安-延安革命纪念馆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王家坪路票价描述暂无开放时间8:00~18:00乘车信息市内乘1路、副2路、3路、7路、8路、13路、2...

by:恋景旅行APP

延安文学(2023年第3期)|延安文学

《延安文学》杂志(CN:61-1047/I)内容丰富、思想健康,自1979年创刊起,以双月刊形式发行,刊物对外积极扩大宣传,致力于提高杂志质量与影响。

by:听友470263711

徒步旅行

柯淳恩《徒步旅行》专辑概念有种怀疑;在终点之前一切都是充满未知,无数不安自我否定。有种退缩;在终点之前越看清楚混沌不堪,越想奋力大声咆哮。有种成长;在终点...

by:星火映画

延安故事

回顾历史,重温延安故事来源:党建网

by:喜马拉雅小红花

延安爱情

1938年,正在日军铁蹄践踏下的北平,发生了一起震撼学界的大事件。日伪当局为镇压学生运动,逮捕了学生会宣传员苏贞)。暗恋苏贞的北平日清商社董事彭祖康之子彭登科,...

by:多美影视

徒步中国 | 新疆徒步路线详解

为大家详细介绍大美新疆的经典徒步路线、解答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如果您对我们的节目感兴趣,想了解更多户外资讯,请移步公众号:徒步中国,感谢收听!

by:徒步帮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