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篇第6章

2024-05-01 15:23:4617:46 41
声音简介
【经文】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白话解释】

志据依游是孔子求学的方法,道、德、仁、艺是孔子所求的实学。道是通往形而上的大道,以此大道为心的去处,形而上的义境为心的目标,即是志于道。德是体悟大道的智慧,谓之明德。若能执持此慧而不失,即是据于德。如何执持此慧而不失,要常起觉照,对通往形而上的义理(大道)不断的闻思修,方是真正据于德。仁是对人的亲密加厚,这种为他人着想,替他找寻出路的心,是我入世真正的出路,此仁厚之心是我所要依靠的心,谓之依于仁。然利益他人要有能力与方法,此即艺。这些仁术必须要充实,如同游水深入沉潜,将这些解决问题的能力广博地学习,深入地学习,谓之游于艺。



【章旨】

此章书为儒学之总纲,圆该中国文化的内涵与学习法。



【唐瑜凌老师开解】

一、本章是中华文化纲领

本章是论语四百九十八条的纲领,是十三经的纲领,也是中华文化的纲领。其中志、据、依、游是求学的方法,道、德、仁、义是所求的实学。



二、志于道、据于德

「志于道」,此人的心志就在学道、悟道、修道、证道上,有别于世间求名求利的欲望。道有世间道、出世间道,出世间道讲明明德、明心见性,是出世法的成就,能够离开世间的系缚,得到超脱的境界,这是圣人的意境,世间道讲亲民。

「志于道」是志在成圣成贤,先成贤后成圣。如何达成此目标,就要「据于德」,「据」即像守护城池、财宝般的守护德,「据」也可以当成拐杖讲,像老人要拿着拐杖撑住自己,否则会摔倒。「据于德」就是根据、依凭此德,德指慧力(智慧的力量),此人才能够证道、悟道、修道。引发他对形而上的体悟,要透过不断闻思修、不断辩证,增强觉受,让道在日用平常显现,在世间能够证得出世间,在混乱的世间不被名闻利养所系缚,此人就在世间成为圣人,他的心安住在义理上,内心的体悟别人看不到、闻不到、摸不到、听不到,除非他告诉我们这种修学法,否则不会知道他有这种悟境、证量。



三、依于仁、游于艺

人在世间,穿衣吃饭饮食居住都靠他人的提供与努力,必须心存感谢、有所回报,要厚爱世间,叫做「依于仁」。人与人之间相处,要亲密加厚,「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用帮助自己产生觉受,帮助自己通达形而上、形而下的方法,来帮助别人。「依」是因的意思,「依于仁」是以仁为因,或者解释为依靠仁。颜回「三月不违仁」,是依于利他的心态,这种利他是要把对方培养成人才的利他,透过办政治帮助有情脱离生活的贫困,透过办教育帮助有情脱离心里的贫困。「依于仁」通上通下,要帮助有情得到出世间道的成就,就进入「据于德」、「志于道」的内涵,要帮助有情在生活上脱困,就要「游于艺」,「游」有沉潜的意思,就是潜到深底,通达各领域的知识,不只广学,还要学得透彻,这是一种才能、技术,能够聚集团队,共造世间善业,进一步还要在经学上来探究生命的意义内涵、利他的重要,引导他开拓仁心,入圣道门的学习。



四、本章与《大学》合看

「志于道,据于德」是内圣、明明德,是《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学习法,「依于仁,游于艺」是外王、亲民,可说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学法。

「志于道,据于德」是一个人生内在修为达到最高的境界,人格完全圆满,「依于仁,游于艺」是亲民止于至善,心意圆满,能力也扩充了,有这样的知识背景,有助于此人在反省自己时,消除很多认知失调与偏差,让他勇于改过,以应付多变的局势、不可知的未来,孔子「七十从心所欲不踰矩」,都是靠好学来成就的。

我们也可以说「志于道,据于德」是体,是不被境界所转的体性,「依于仁,游于艺」是用,不但不被境界所转,还能够以心转境,透过仁心、能力改变世道。入世的君子跟出世的圣人,这两者都很难修学成就,可是要抱着好乐的心情。



《论语讲要》原文

此章书为儒学之总纲,圆该中国文化之体相用。志据依游是孔子教人求学之方法。道德仁艺是孔子教人所求之实学。道是体,德是相,皆是内在。仁艺是用,皆是外在。仁是用之总,喻如总根,半内半外。艺是用之别,喻如枝干,纯属于外。孔子学说以仁为本,由仁发艺,以艺护仁,仁艺相得,喻如根干互滋。仁原于德,德原于道。道德非中人以下可解,然行仁艺,道德即在其中。如此由体达用,用不离体,中国文化之精神即在是焉。

志于道者。道即本心,亦即真心,寂照湛然。寂者不动,此是定力。照者光明,此是智慧。寂而照,照而寂,定智湛然,恒在本心。礼记中庸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天命,是天然而有之意。性是人人本有,故云天命之谓性。此即人之本性。率性,古注:「无为而安行曰性之」。无为,非由造作而来,即指本性而言。本性不动,故曰安。行是动念。行曰性之,即孟子尽心篇所说:「尧舜性之也。」性之,即是率性之义,动念自然合乎本性。广韵:「率,循也。」循性不变,即曰道,是谓性体。就循性不变而言,道即是性,性即是道。志者,说文:「心之所之也。」心之所之,即守此道而不离也。守道不离,即是将心定之于道。亦即「默而识之」之意。

据于德者。不动谓之性,动则谓之心,此心正直,故曰德。真心初动之时,动,起念头。动义为业,亦名业相。仅有几微之动相。不觉初动,接之再动,则有见相。见则昏,谓之昏德。昏即出现妄境。此在起信论,名为三细相。妄境出现以后,则有诸种粗相,然后烦扰不安矣。若能初动即觉,如已成圣人之孔子,一动即觉。觉而复明,是谓明德。明则灭昏除妄,即行有所得。六书精蕴:「直心为」,「行道而得于心为惪」。惪,即是德字。中庸「修道之谓教」,道体本静,动则省修,故云修道。说文:「据,杖持也。」德如杖,必须持之勿失。失持则倾,倾则失正。本性不动,动须省察修持,修不失正,是谓之得。所谓得,非指本性而言。本性无修无得。修是指德而言。即在一念初动时,实时觉之,觉则明而不昏。如此念念省修,则德不昏,故称明德。此即据于德。礼记大学云:「在明明德」。「在明」二字即是中庸所说的修道。「明德」一纲有四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格物,性之初动也。致知,动则觉之也。诚意,觉而明也,明则诚也。正心,明后又须经常省修,不令失正也。此是本有之真实知能,由明明德而得,须好学以培之。行仁,办治国平天下事业,须有真知卓见,故须先培知能。

依于仁者。说文:「仁,亲也,从人二。」广雅:「竺、竹也。」尔雅释训:「竺,厚也。」按二为加厚之象,从人二曰亲,从竹二曰厚。广韵「依、倚也」,倚者,因也。有因始有果。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由此所起之义。凡是对人亲切加厚,即是依于仁。仁之意义简说如此,究其作用,尚须行之有方。雍也篇孔子答复子贡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孟子梁惠王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礼记大学曰:「在亲民。」中庸曰:「亲亲为大。」立人达人,皆是亲民,亲亲,老老,幼幼,即能近取譬。是皆行仁之方法。大学「亲民」一纲有四目,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天子至庶人,皆以修身为本,由此推展齐家治国平天下。此是仁之事业,必须力行。

游于艺者。韵会:「艺,才能也。」,又「术也。」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以及百工技能,皆艺术也。孟子曰:「是乃仁术也。」矢人惟恐不伤人,函人惟恐伤人,故术不可不慎也。故一切艺术不离乎仁。尔雅释言:「泳,游也。」尔雅释水:「潜行为泳。」潜行、游水底也。按水底即深入沉潜之义。艺是行仁之工具。一切艺术技能,至为繁多。已成圣人,是智者,是不惑者,无所不知。学者未成圣人,必须博学,以资推行仁之事业。古语:「一事不知,儒者所耻。」以有惑而不知,故以为耻。知耻则必勇于学习一切艺能。

中庸云:「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此为知行三要。治国平天下,即是行道,须凭智仁勇。无智仁勇,不能治国平天下。

雍也篇: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上四所列曰博,而须约之以礼者,礼为道德仁义之后,又为六艺之首,道德仁义暨诸艺术,待礼而成。伦常、政治、军备、祭祀、婚丧、教法,非礼皆乱。礼运篇云:「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故学道德仁艺,必自学礼始。学礼必以学习敦伦修睦辞让为根基。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述而第七

熟读成诵,乐在其中矣

by:颖姑娘197705

论语讲记-述而篇

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by:道外无物

论语 述而第七

《论语》是以语录体方式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汇编,它集中体现了孔老夫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以及教育原则,是儒家学派的重要著作之一。千百年来,众多学...

by:林氏包子

《论语---述而篇第七》诵读---君子吉

国学儒学经典诵读《论语述而》篇。

by:君子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