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文化名人访谈录——画家燕亮 3

144

         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之际,常青树节目在老友会客厅栏目当中特别推出,内蒙古文化名人访谈录,旨在宣传在这七十年发展历程中内蒙古文化、科技、艺术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作出的积极贡献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最近我们在连续播出画家燕亮老先生的专访,燕老今年已经八十高龄,但一直在关心着内蒙古美术事业的发展,每次见到他时,总是能感觉到一位为了事业而奉献出毕生精力的一位老人的那种宁静祥和的生活状态。从他娓娓道来的交谈中,又能感受到他对过往生命与经历的珍视与自豪。这些经历也代表着他们那一代人的磨难与成功,精神与力量,所有这一切不但影响着下一代的成长,同时也如同一粒种子深深地根植在广袤的大地上,今天为大家播出的是“画家燕亮的艺术人生第三部分。


播出频率: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FM89《常青树》

访谈嘉宾:画家燕亮

本期主播:睿晗


        燕亮(巴拉),男,1938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毕业,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原任呼和浩特市美术、摄影家协会主席,呼和浩特教育学院美术(摄影)系创办人(客座教授、系主任),中国《剪纸艺术报》执行主编。2005年退休。

五十年来从事美术、摄影艺术教育、编辑、专业协会组织领导、民间艺术的整理与研究工作。千余件作品(包括学术论文)均在国内外展出、发表或被收藏(其中60多件获奖)。主要摄影作品如:《晨捕》、《草原骄子》、《瀚漠驼程》、《生命在呼唤》、《传承》等,获区内外及全国影展、影赛作品奖。主编出版杂志、报刊、画集20多种,如《山丹》、《煤炭工业画册》《内蒙古剪纸集》、《中国剪纸艺术报》等。培养各类艺术骨干人才数百名。

主持协会工作20余年,敬业奉献,克服重重困难,开展多项协会活动,使协会成为一个富有朝气,生机盎然,团结奋进的创作群体。多年来一直坚定不移地沿着“生活是文艺创作的为唯一源泉”的道路,狠抓深入生活,组织会员开展经常性的采风创作活动。足迹踏遍各盟市旗县及黄河流域九个省区。会员们的参与意识、创作热情空前高涨,一批批“德艺双馨”的优秀会员和鲜活生动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取得了会员队伍建设和艺术创作的双丰收。协会多次被自治区和全国评为先进协会。为全面提高会员素质,培养艺术人才,协会于1993年在呼和浩特市教育学院创办了美术(摄影)系至今。同时还与几所中职合办专业班,成立 艺术学校等。1996年我荣获了《全国十佳优秀组织工作者最高奖——金像-金烛奖》,1998年获《全国德艺双馨优秀会员奖》,2003年获内蒙、呼市两级政府颁发的“黄河万里采风团”、“黄河生态与西部风采影展”“黄河百米国画长卷”文化工程总策划,优秀组织领导者及创作《贡献奖》,1995年获《全国千名文艺家万里采风活动优秀组织工作贡献奖》两次荣获《全市有突出贡献的优秀共产党员奖励》,内蒙摄协多次颁给《组织工作贡献奖》,2011年呼市摄协颁给《最高荣誉奖》。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命名《中国工艺美术家称号》证书。

    伴随着燕老的缓缓讲述,对于过往的生活及历史在我们的眼前渐渐明晰,尽管这些情节影视剧中曾多次展现,但是经我们身边的这位老人再次提起时,我们还是禁不住唏嘘赞叹,过去的艰苦生活的工作过程说起来也许几句话或几个钟头,但对于我们的上一代却用了几乎一生的时间。所以我们还有理由不珍惜吗


       从十五岁开始走上工作岗位到现在八十岁,燕老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工作,正如燕老在访谈中提到的与燕老同龄的或低龄的几代人,他们一起默默无闻地参与着内蒙古的建设与发展,短短的几期节目并不能完美的展现他们的创业之路,但通过燕老缓缓的讲述,却又能让我们体会到一种坚韧的力量,这种力量犹如生命的原动力,推动着历史滚滚向前。


欢迎关注“睿晗常青树





声音1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