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经典系列:巴赫

2万

用16张CD,涵概了古典音乐界众多名家名作,
让大家对古典音乐有所了解,可以作为大家古典入门教材!
IPB Image

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巴洛克时期德国作曲家。 巴哈一家,在十六世纪初即以成功音乐家的身分驰名于德国北部,在年轻的Johann Sebastian初露光芒时,巴哈一家已享有盛名。在孩提时代,巴哈即拥有过人的嗓音,并在教会及学校合唱团中担任要角。他很早就开始从事创作,他早期的作品(如为管风琴写的《前奏和逆奏曲》[Preludes and Variationss]等)是在他十七岁至二十岁间完成。 
  对巴哈而言,管风琴是极佳的创作对象,他自己不仅是各种教会音乐的爱好者,同时也被认为是当代最优秀的管风琴手之一。因为他的成长与教会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不论在歌唱或弹奏教会音乐方面均可谓行家,在安斯坦的波尼伐士教堂他被任命为管风琴手(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并为其主日学课写了许多令人惊叹不已的歌唱作品,这些作品算得上是此类作品中首屈一指的。 在巴哈一生中,常被指派一些位高权重的工作,包括到威玛担任威廉.安斯特公爵的宫廷乐长,以及在柯坦雷奥博王的宫廷内担任乐长。最后的一个职位是在莱比锡担任汤姆斯教堂之合唱长,可惜生活并非一直舒适安稳。

   巴哈早年深受当时名管风琴作曲家布克斯特胡德(Buxte-hude,1637-1707)的影响,他甚至放弃在安斯坦的职位,尾随此大师学习。在四个月中的 「不务正业」引起了顶头上司的不满,不只是因为他消失无踪,而且在他回来后又写了一些不寻常的音乐,对当时的人而言,他的这种写作风格实在太前卫了而无法被接受。因此巴哈离职前往威玛,以获得更多的艺术自由。此间,其主要工作是宫廷风琴手及室内乐演奏者,在职的最后三年叉成为宫廷管弦乐团的首席 (Konzertmeister)。「威玛时代」初期,巴哈创作了一些他最有名的管风琴作品,包括神乎其技的《C小调巴沙加亚舞曲与赋格》(Passacaglia and Fugue in C minor)等。宫廷中最高的职位是指挥(Kapellmeister),然而在威玛,此一职位自一七一六年起便无人担任。未能递补此一肥缺,对巴哈而言真是再沮丧不过,于是他开始另择栖身之地,找到了柯坦雷奥博王子宫廷乐长一职。此事非同小可,在威玛的雇主们不仅不接受此一离职的理由,甚至将他囚禁起来。最后天理得以伸张,巴哈也在柯坦度过了许多年的,愉快生活。

   柯坦时期的巴哈创作了他最受好评的作品,包括 《布兰登堡协奏曲》(因献给布兰登堡领主鲁德维而命名).小提琴协奏曲、管弦乐组曲及许许多多的室内乐作品。 巴哈与雷奥博王子相交甚笃,但大约五年后巴哈因其他的期望而离开,此后巴哈的生命迈入极度黑暗的时期,而且在远行期间,巴哈之妻死于家乡,当巴哈归来,发现她已下葬。他再婚,娶了名叫安娜.玛戴娜的年轻女子为妻,前于一七二二年申请莱比锡汤姆斯教堂的职位。此一竞争非常激烈,他的对手是当时极有名的音乐家泰雷曼及格罗普纳 (Graupner 1683-1760)。莱比锡方面原本决定任用泰雷曼,但他后来退出此一竞争,而格罗普纳实际上也未能出任,于是此一职最后落到巴哈身上。他必须负责教学、作曲、指挥及监督教会的音乐活动。在这段时间内,巴哈的儿子艾曼纽 (Carl Philipp Emanuel)开始初露头角,并为波斯帝国之排特烈大帝效力。这相对地也帮助了巴哈的职业生涯,当他拜访排特烈宫廷时,不论社交方面或专业素养上均可谓成功之至。一七五O年,也就是他去世前一年,巴哈暂时性失明,直到死前十天才又恢复视力。如同许多名作曲家一般,巴哈的葬身之地亦无法辨认,直到莱比锡的强纳斯教堂扩建之时,才再次被发现。 

   今日世界各地的音乐爱好者推崇巴哈为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并称其音乐为 「绝对音乐」 (pure music)。他的作品神圣庄严而不失学术基础,具有独特的特质及精神。以下所列皆为经典之作,此外还有他约二百九十五支歌唱曲、无以数计的管风琴作品及其他较小型的作品。他写作键盘乐及合唱由约技巧更是对其后的作曲家影响至钜,今日复然。他可谓名副其实的改革者及天才。

专辑曲目:

1-4 Brandenburg Concerto No.1 in F Major, BWV 1046
5-7 Brandenburg Concerto No.2 in F Major, BWV 1047
8-9 Brandenburg Concerto No.3 in G Major, BWV 1048
Neva Festival Orchestra
Conductor: Leonid Malyshev
Total playing time approx: 70 minu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