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头条

7230

培训专家深度思考的文章分享,与培训小伙伴共同学习、成长!

内容来自于“今日头条”江焕勇老师的文章,有兴趣上今日头条加关注。


我是江焕勇,学习设计师,也是学习产品经理。在过去20年的工作经历中,大多时候,我担任培训经理相关职位,有时候,我也是全职或兼职的高校老师和培训讲师。

      从2017年开始,我立志聚集学习设计师,创建中国最有价值的学习产品专业社群。之所以有这样的愿景,是因为我认为有组织的学习产业将会是一个远超互联网的巨大领域。当前,中国教育和培训行业一年的市场容量超过了3万亿,美国的这个数据超过了7万亿。

      一个巨大的机会是,在这个行业里,学习的系统还停留在农业和工业时代,学习产品亟待更新升级,大部分人的有效学习在学校教育之后几乎停滞,一旦启动,就充满想象空间。

       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和人的差别,人和人工智能的差别将主要体现在学习上,人类的学习需求变得刚需。目前的知识付费浪潮,见微知著,大体就已经能感受到这个风向。

      之所以有这样的信心,既因为我过往的学习产品工作经验和阅历,更因为我相信专业社群的协作和知识碰撞的乘数力量。


1 脱离学习设计师的匠人模式

        一个人如果专注于一个领域,钻研的时间长了,积累的专业知识、专业工具、项目经验,多半会让他成为专业人士,行业的长期浸润,各种应用场景的阅历,也会让他首先成为一个知道份子。如果他再多一点自省和系统性的学习,他就有可能变得专精。

        15年前,我开始从事CBE(基于能力的教育)的职业教育产品设计,14年前,我开始在企业从事ISD(系统化教学设计)的实践,此后一直从事培训课程教学设计、组织学习架构和学习项目设计与开发。至今,已有上百个项目的设计、开发和交付经历。

         20年的学习产品设计经历,2年的+互联网的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学习产品的设计开发已经需要脱离单个专家、老师的匠人模式,需要以一种学习工程的模式进行构建。


2 知识丰裕,学习匮乏

        大家都说,这是一个知识信息泛滥的时代,学习似乎应该自然发生

在这个学习资源丰裕的年代,虽然每个人订阅了众多的专栏、公众号、app,但大家似乎变得更加焦虑了,这显然是学习的焦虑,过多的内容选择反而没有选择。我们看到罗辑思维的得到app出现了,它来帮我们选择,通过选择付费专栏专家来获取经筛选的知识信息。

         人们有个误解,买了书,心理上认为自己储藏了知识,每天听一个专栏,以为得到了知识,就拥有了知识。其实,这只是一种大脑给自己的心理安慰。尽管每天接受了众多的知识,但大部分人其实并没有发生学习。

我想,评价学习是否发生,有两个基本的维度,一是认知的变化,二是行为的变化。

         认知变化有很多,最低程度是知识识别,就是有个心理印象,下次见到时能唤起模式记忆,次之是记忆,就是能重现知识当中的信息(recall),在这之上还有5个层次的认知变化。行为变化带有应用场景,简单地说,就是在自己的具体生活场景或工作场景中应用认知的知识,在这样的过程中,知识需要变成自己的技能。

           实际上,学习的发生比大多数人认为的要难得多。大部分信息浏览的模式,最多能达到认知变化的第一级,做做思维导图,记记笔记划重点大概能达到认知变化的第二级。行为变化就要比认知变化难得多,可以这么讲,上面提到的认知变化的第一、第二级都不可能带来行为变化。

发现鹈鹕,享受醍醐

3 学习工程模式

         学习工程解决学习匮乏的工程模式。其根本目的是让学习者产生学习的结果。而学习的结果是很难只提供知识信息就能发生的,它只能基于认知科学设计出来路径,通过学习服务的交付实现结果的管理。

         我分析,学习发生的关键障碍有两个:时间稀缺和自发性的学习建构困难。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种学习结果管理的人海战术,不符合我们当下,因为我们没有很多时间领悟和琢磨,也没有足够的学习支架和学习建构手段帮助我们内化外部的知识,并促成技能的形成。


所以,我将在这个栏目中引进:

1、高效率的学习方法。这个学习方法要经过实践的验证,还要经得起认知科学和学习科学的审视。

2、教学设计(ID)方法和实践。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遴选或萃取精益不浪费的学习内容,二是对学习内容传递进行良好的教学设计。

3、学习产品设计。这个主要是面向学习产品的,而不是单一的学习资源。所谓的学习产品一定是面向最终学习人群学习需求的,能够做到面向学习需求进行学习交付的完整产品。它可能是一个课程产品、也可能是一个学习项目产品、当然也可能是其他的产品形式,比如app。

4、符合20H学会技能的学习产品。这些产品可能包含面很广,既有我们自己设计的,也有第三方设计的。


声音60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