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古诗词第四讲李煜《破阵子》

5214

第四讲:亡国之君的哭诉.李煜《破阵子》

                        破阵子

                           南唐.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词情演绎】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南唐皇帝李璟第六子,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曾经创作了,感怀故国的《虞美人》而被宋太宗在七月初七用毒鸠酒毒死。李煜是历史上一位很有争议的皇帝,一方面,他的艺术和文学的才华横溢,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被称为“千古词帝”。另一方面,在政治上又非常失败,最后在北宋兵临城下的时候,他“肉袒”出城投降,最后被俘虏到北宋的都城汴京。

 这首词就是李煜亡国之后,回首往事,痛心疾首之作。“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四十年来家国”,是时间概念,南唐经历了三世帝王,传世四十年。“三千里地山河”,是空间概念,我的故国地域辽阔,方圆有三千里地。“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我的宫殿,金碧辉煌,雄伟壮观,雕龙画栋的楼阁直接云霄;我的后宫花园,奇花异草,玉树琼枝,绿树如盖,绿萝如烟。生活在这样的帝王之家,身居深宫的我,何时见识过战争?有人说,这是李煜为自己亡国的责任开脱,也有人为李煜辩解说,他用自己的耻辱和性命,主动投降避免了国民遭受更可怕的兵戈之灾,只是一种伟大的赎罪精神(叶嘉莹)。

下片“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一旦,是一朝的意思,臣虏是指自己成为了“阶下囚”。一朝我成为了别人的俘虏,曾是万人之上的帝王,如今沦为了阶下囚。这种人生落差,令人绝望、憔悴,所以“沉腰潘鬓消磨”。“沈腰”暗指自己像沈约一样,瘦得腰细都系不上腰带了,而“潘鬓”则暗喻词人自己像潘岳一样,年纪不到四十却见鬓出银丝、早生华发。词人连用两个典故,来描写其愁苦凄楚的心境,人憔悴消瘦了,鬓发也开始变白了。从外貌的变化写出了内心极度的痛苦。“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最是”指特别是,“仓皇”指仓促,被俘虏之后的李煜,最令他伤感的是,准备开城投降之前,在祖宗的祠庙里祭祀,旁边乐坊的歌女们还像往常一样,演奏着离别的乐曲。面对此情此景,李煜转身与送行的宫女们相对痛哭。昔日歌舞升平的帝王生活,与仓皇出离时凄惨悲凉的心境,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是一种痛彻心扉的伤感。

声音1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