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俊国弟子班

3575

岗位技能和应用场景紧密关联,是换一个场景就失效的技能;素质技能是和应用场景没有太大关联的最基本的技能,特点是最难培养而好迁移。方法技能介乎岗位技能和素质技能中间,是与具体应用场景做了一定抽离的,能够解决一类问题的流程和工具的集合。百年基业的组织都沉淀出自己专属的方法技能,他们做任何挑战都有现成的套路,所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极强。我多次公开演讲都讲到这个模型,而且我比较固执地认为素质技能需要较长时间的培养,企业大学应该把培养的重心放在方法技能上,一个人参加工作后再提高素质已经是临渴掘井,来不及了。


然而,最近对弟子班学员的回访让我开始质疑“素质不能快速提高”这一根深蒂固的限制性信念,似乎找对了方法,素质是可以在较短时间迅速提升的。我五六月份对一期学员进行了回访,问他们三个问题:


1、过去三个月来你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2、你感觉自己有没有进入“重新定义-刻意练习-复盘反思”的自我迭代的轨道上?


3、你还有什么具体的困惑需要老师解答?


面对这三个问题,大多数学员的回答居然是:更自信了、做事情更从容了、解决问题有方法和套路、与人沟通能力提升了、开始创新性地应用这些知识了、专业的书(甚至国学)能看懂了、和家人(或领导)相处更好了……天啊,他们反馈的这些变化基本属于素质技能范畴。而弟子班每次课程的内容至少从外表看都是岗位技能范畴,这个现象肯定值得深入探讨。


单从弟子班的课表看,我们传授的都是很具体的授课技巧、行动学习和课程开发之类应用面很窄的岗位技能,但实际上却达到了提升学员素质技能的效果!为什么?素质技能实际上是和具体场景不相关的,经过大脑深加工提纯并透过不同场景长时间应用熏陶的技能。提升素质技能的有效方法恰恰是借助不同场景强化同一套深层结构,从而使学员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最终实现总能把底层的基模、方法、工具和具体的场景有效结合的目的。


我认为最基本的素质有这么几个:远大抱负、学习能力、思维方式、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社交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等。弟子班又是如何透过16天的训练来提升学员的各个方面的呢?下面我逐一做一下分析。


1远大抱负


首先,我们在面试中就很注重学员学习的底层动机,找真心喜欢教育并能够从帮人改变中找打莫大成就感的学员。我们更注重学员更远大的抱负和兼济天下的情怀。


其次,我们在课堂上不断强调慈悲心和雄心。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是学员的生命,只有带着强大的慈悲心才会真正关注学生的收获,而非把课堂演绎成个人秀!同时,在课堂上反复强调:给学生信心比给知识更重要,在弟子班的课堂上我们真实用对话的方式,在每一个环节上给学员信心。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学生能量状态的干预,只有高能量状态的人才能影响低能量状态的人改变,不自信的老师教学生任何知识都会遇到障碍。


2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一个人身上最宝贵的软实力。我们经常看到身边一些学习能力强的人,学什么都有声有色!而学习能力中最重要的就是带着觉察心看世界,不轻易放过自己的每一份经历,善于对自己思维过程的觉察和思考,从经验中抽取可以复制的底层模型,并尝试把这些模型运用到各个领域,我称之为深度思考,野蛮关联


深度思考是向上打通的办法,遇到情境总要努力地将其与理论关联。当我们找到情境背后深层的联系时,理论框架就得到升华,反过来,升华了的理论就能很好地指导新的实践。野蛮关联则是由上往下打的好方法。每当我学到一些新的理论时,就会努力将其与各种可能用上的情境进行关联。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已经懂得的知识足够应对遇到的各种挑战,问题在于:当我们遇到具体挑战时候,挑战本身占据了我们绝大多数注意力,以至于在挑战的当口我们腾不出精力调取适合的知识来应对它。


3思维模式


积极和消极,学习型和批判型都是不同的思维方式。积极的人总是想办法变通,让自己所学的知识得以应用,消极的人总是找各种各样的理由说老师传授的知识与现实情境不相同,没办法引用。课堂上,我们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地让学员用积极思维变通地应用所学知识,比如我们更强调微行动学习,哪怕有两个人商量事情,都可以用一套结构化的流程和工具推进,只要达到“集思广益、整合差异、形成有共识结论”的效果都可以称之为行动学习。我们还说行动学习是没有答案的五星教学,五星教学是有答案的行动学习!



4表达能力


弟子班有学员说上完我的课有一个副产品,就是变得会讲故事了,也能写文章了——原来表达总是干巴巴的,现在变得会给人画面和激发感情了。是的,表达能力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很重要,讲师尤为如此!表达的目的是为了成功影响他人,而人又是复杂的感性、理性还有惯性的结合体,讲道理仅仅是促人改变的一小部分,如何在表达中兼顾受众大脑各个部分的体验,如何促动受众富有成效地思考,才是更重要的目的!记住:重要的不是你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而是受众的内在发生了什么。


5人际能力

人际能力实际上是弟子班提升的一个重点,16天面授课中有3天专门针对人际能力,分别是第二次第四天的宗门排列,目的是让学员跟自己的家族连接,找到自己身上携带的家族优势模因,从而疏通血统的能量,找到此生为何而来的使命;第三次第四天的师门排列,让学员探索自己的思想受哪些老师的影响而来,自己身上的优势模因受到过哪些贵人的滋养,帮助学员找到精神的归宿,疏通道统的能量。第四次第四天的友门排列,则包括但并不限于亲密关系,引导学生从差异化的朋友身上学习。我认为,一个人和任何人的关系其实都是父母、老师、配偶关系的派生和投射。


6创新能力

弟子班的课程中再三强调:你不要刻意向别人学习,而要有意识地把自己身上的优势特质整合发挥,形成自己独到的风格。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做好讲师,关键是要根据自己的个人特质发展出自己独到的风格。客户购买的不是产品,而是你的产品区别于别人的独到风格!做一个有独特风格的人本身就是创新能力的表现!



7应变能力

达尔文说:那些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活下来的物种,既不是最强壮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能适应环境的。学习的终极目的是适应环境,适应环境意味着:有志向追求自己的梦想,有勇气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有原则坚持自己最该坚持的底线,有肚量容忍那些不可以改变的事情,还要有智慧区分以上四者。


我还强调,遇到问题和挑战,最重要的是找框架。可以没有答案,但必须找到合适的框架去寻找答案,大脑里积累了很多框架的人,容易做到从容应变!


从课表上看,弟子班聚焦在讲师的岗位技能培养。不同的是,每一堂课我们都注重对学员素质技能的滋养和锻炼!每堂课所传授的内容各不相同,但所有这些内容背后都同时滋养着学员的基本素质。我真的不相信两三天的课程授权班能让一个讲师接一门课,成为合格的讲师。相反,唯有长达半年,四次16天的面授加读书、实习等多种混学,才可能从底层解决问题。先把老师培养成为素质过硬的赋能型讲师,再给他们授权任何课程,一切都会变得简单起来!


声音4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