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伟大钢琴家Vol.031

3420

音乐译码大师--Andrei Gavrilov

Andrei Gavrilov
安德烈.加夫里洛夫


  1955年出生于俄罗斯莫斯科,由曾经师从涅高兹(Heinrich Neuhaus)的母亲启蒙学习钢琴,六岁进入莫斯科音乐附属中央音乐学校师从塔季扬娜.凯斯特纳(TatyanaKestner),后来进入莫斯科音乐院跟随列夫.瑙莫夫(Lev Naumov)学习,在瑙莫夫门下奠定了个人的演奏风格以及对音乐的理解方式。1974年在莫斯科柴科夫斯基大赛获奖后,加夫里洛夫成为第一级的年轻钢琴家新星,很快就成功的在萨尔兹堡音乐节上代替李希特演出。加夫里洛夫的国际演奏事业始于法国土伦音乐节以及赫尔辛基、伦敦、柏林与日本,由于反抗苏联政权,他把多半的演奏重心永在苏联以外的地区,1988年移居西方,后来取得德国国籍。定居在世界音乐重镇后,加夫里洛夫的曲目更加广泛,他的技巧精湛、准确而且自制。

  音乐译码大师

  艺术常常需要实际上,是得利于两股相抗力量间所造成的对比张力。这对于形容1955年9月21日年生于莫斯科的安德烈.加夫里洛大的艺术来说是事实,同时也非常贴切。「音乐,」他在一次访谈中提到:「是最好的密码,保存人类情感、心理与思想状态最好的符码。把这些密码译解成音符,让人听见作曲家封锁在密码里的声音是演奏者的任务。伟大的作曲家都是极端个人主义而且是知识分子。」根据这段陈述,加夫里洛夫同时强调成为钢琴家时所遇到的两点矛盾:情感与理智。加夫里洛夫首先最注重的是以艺术表达并*近人的情感,毫无节制的表达出声音,甚至到了过度的地步。他把自己视为甚至是艺术已到成熟的杰出钢琴家也难以表达情感。这位柴可夫斯基大赛赢家第一次在西方造成旋风是1974年的萨尔兹堡音乐节上。当时他是代替患病的李希特演出,决心让自己成为第一流的钢琴菁英。这是他在祖国以外地区的第二场独奏会,曲目是三首史卡拉第奏鸣曲、海登第五十二号奏鸣曲以及柴可夫斯基F大调变奏曲作品19-6、史克里亚宾第四号钢琴奏鸣曲、拉威尔《加斯巴之夜》中的〈史卡波〉以及巴拉基列夫《伊斯拉美》。他以惊人演奏而且毫无缺陷的技巧震惊了听众,演奏的曲目也是效果十足、绝对具有爆发性的作品,他让作品具备应有的诗情而不流于滥情。最重要的是,这位年轻名家成功地让巴拉基列夫《伊斯拉美》呈现出不可思议的动态以及节奏性。尽管加夫里洛夫把自己全心投入这些作品,尽管他弹奏的速度相常快,他的演奏却从来不会失控,他诠释的史克里亚宾第四号钢琴奏鸣曲尤其特别符合逻辑与整体性。

  对加夫里洛夫而言,不从既定观点诠释音乐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诠释音乐必须根植于知识。他接触其它种类的艺术,包括在莫斯科大学学习建筑、历史、文学与医学。这也是他总是强烈抗拒把自己与霍洛维兹(Vladimir Horowitz)相互比较的理由,因为两人早期的钢琴训练方式相当接近。加夫里洛夫认为霍洛维兹看待音乐的视界太狭窄,理解不足而且品味偏狭。然而加夫里洛夫本人却无法经常展现他所想要的智性。在史克里亚宾第四号钢琴奏鸣曲里,他为了表现出乐曲急迫的狂喜感而忽略慢板乐章的深度,有时候他的演出也会因此而缺乏重心与精密度。

  1974年在萨尔兹堡音乐节上的独奏会为加夫里洛夫在世界著名音乐厅演出机会打开一扇门,最重要的是,西方世界人士为这位来自俄罗斯的年轻钢琴家喝采,很快地,他就被认为是李希特的传人。就像他演奏音乐时尽情到甚至超过作品本身的态度,加夫里洛夫非常积极的到西方演出,两个星期演奏十一场音乐会并不罕见。这时侯被他加入演出曲目的作品有舒伯特即兴曲D.899(在加夫里洛夫手,这部作品显得稍微有些苍白)、肖邦练习曲作品25以及拉赫曼尼诺夫D小调钢琴协奏曲。他为普罗高菲夫《罗密欧与朱丽叶》十首钢琴曲刻画出鲜明的轮廓与色彩,因所以听起来的效果宛如置身在音乐剧院当中。普罗高菲夫第一号钢琴协奏曲也在加夫里洛夫的演奏曲目当中,这里当然能够感受到加夫里洛夫有意把乐曲推往节奏与动能的边缘上,远远超过任何一个版本,就像要进入钢琴世界的无人境地,深刻地探索作品里的抒情性、情感、怪异与兴奋感。他自己体验到这些感觉,也要听众感受到这种感觉。加夫里洛夫很早就被认为是位个性化音乐家,无论是那一种个性,这对一位艺术家来说都是成功的保证。他曾经说:「苏联有上百位好音乐家,而全球有上千位。但是其中大部份都没有自己的特色。现在,拥有独特风格是非常了不得的事。我全部的生命都为了这目标,因为我想站在这数千人之上。」虽然有时加夫里洛大会因为演出场次过多而显得有些疲累,但是在西方的演出总能引起骚动,大家对他报以惊讶与钦佩。

  加夫里洛在七、八0年代必须保持表面上的谨慎,但是这对他的内在并没有影响。在当时的券联体制下,抱负与现实仍有很大的分歧,因此当加夫里洛夫的演奏事业开始飞黄腾达的时候,苏联政府却要他停下脚步。没有任何理由,当局就是不允许他出国与柏林爱乐及卡拉扬合作,这表示加夫里洛夫的国际演奏事业就此要宣告结束。「卡拉扬与柏林爱乐白等了我一整天,」加夫里洛夫回忆:「他们认为我人已经在柏林,不知怎么的却不见踪影。但事实上,我还在莫斯科,躺在床上,我实在不想回忆这段过去。」稍后在一次访谈中,加夫里洛夫自己提起前妻父母的诋毁以及可能因为拒绝和KGB合作而导致被禁止演出。在每星期与那些关心政Z远高于关心音乐的音乐家会面时,他们不断暗示加夫里洛夫这一点。在这五年内,加夫里洛夫的艺术活动被局限在铁幕西侧无法得到国际瞩目的一小块地方。甚至与他合作多年、位于伦敦的唱片公司必须到莫斯科录制他演奏的拉赫曼尼诺夫。当加夫里洛夫在1984年首次被允许前往英国时,他与后来的妻子(1985年3月结婚)决定再也不回到苏联。

回到西方的舞台后,加夫里洛夫给大众的印象是更老成稳重而且是位智能型音乐家。在苏联各地演出的这五年来,他变得更成熟,也为每场演奏练了不少新曲目。这意谓着加夫里洛夫为自己建立的曲目库能在现在眼前的音乐活动中出现。由于早年的成功,加夫里洛夫得以在西半球展开演奏事业,他把音乐会与录音室里的曲目焦点放在萧邦,公开宣布他要让肖邦的音乐从让人反胃的「甜美」中跳脱出来,展现它强壮、富有男子气概的一面,并在肖邦叙事曲中快速展现各种不同的风格。他演奏的萧套叙事曲与第三号钢琴奏鸣曲让大家大吃一惊,而加夫里洛夫的现场演出与录音完全不一样。如果加夫里洛夫音乐厅演奏的速度特别加快,让音乐飞快进入狂乱的境界且加入独特的重音,录音则较为平缓温和,特多是叙事曲。八0年代晚期,加夫里洛夫把曲目转向德国浪漫派作曲家的作品,舒曼的作品经常在演出曲目中出现。弹奏舒曼精巧的〈蝴蝶〉时,加夫里洛夫加夫里洛夫的技巧把这首子膨胀成重量级的作品,成功描脍出这曲子在《狂欢节》里的特色。

  加夫理洛夫能充份发挥他灿烂的超技和音响控制天份时,最能展现音乐方面的说服力。晚近,他再度成为一位技巧派的大师,似乎不费劲就能驯服他对音乐张力的无止境追求。由于他强势的音乐表现力,他明显倾向诠释大部头的整部作品。对于人们指责他早期不擅演奏奏鸣曲,他可以拿他所演奏的海登钢琴奏鸣曲第52号降E大调来做反证。然而这个反证并未及于他诠释贝多芬和莫扎特奏鸣曲的成绩,因为一直到从莫斯科流亡出梾,他都(有很好的理)一直未把这些包括在他的演奏曲目中。


声音44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