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

23
做学问的三个层级
做学问有三个层级,即知识、学问、智慧。
第一个层级叫做有知识,也就是碎片化的知识系统。即使对这些知识进行了系统化学习,也只是与技能有关的系统。因为对人的教育,包括技能教育和素质教育,如果没有圣贤之道有关如何做人,即修身齐家的做人系统,就不能叫有学问。传统文化教育系统,包括“八德”教育,即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六艺”教育,即礼、乐、射、御、书、数。只学习“六艺”的,只能叫有知识。只有学习“六艺”和“八德”,并做到知行合一的人,才叫做有学问。智慧,是关于天道学和性命学的范畴。儒家的生命和宇宙本体的学问,即形而上的大道之学,与佛教的解脱生死的学问,都叫做智慧。

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
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就是为了用于实践。王宏杰老师总结为“做人、识人、用人”三个步骤。无论是儒家、佛教,还是道家,都有完整做人体系。儒家把人分为五等,即:圣人、贤人、君子、士人、庸人。学习圣贤之道的目的,就是为了成为君子。君子是学习圣贤之道并学有所成的人,我们可以称之为社会精英。君子是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修学圣贤之道,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修身、齐家,与做人有关。治国安邦,无论处于什么位置,都必须爻发现人才、重用人才,而其前提是能够识别人才。《论语》中谈到很多有关识别人才的学问,但是不系统。儒家将人分为君子、小人和伪君子,其间有明显的界限和区别标准。到后来,系统识别人才的学问,就是《人物志》和《冰鉴》。所以,我们在按照圣贤之道做好自己的同时,必须学习识别人才的学问。
声音1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