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立体农业种养殖工厂

2.2万

全自动立体农业种养殖工厂
1、现有种植工厂的现状和不足:
  平面、阳光利用率低、
  不自动,静置较多,人工巡视,人工移动收获
  产品品种少(特别是种植、菌菇、养殖不能混合),不灵活
  种植模式不能混合、水培、雾培、土培,
  能源费用高、
  自动化综合成本高
  新开发风险大,成本高,没标准
2、建设先进种植工厂储备和准备的技术
  立体货架技术和市场、技术成熟、成本低,框架结构,土地影响小,农业建设用地
  静态水培、不换水、少换水
  气雾培技术,多种雾化技术
  植物光照技术
  气肥技术
3、种植工厂实现立体种植养殖方式
  采用全自动立体货架,
  每个货架一个种植、养殖农业单元
  种植单元可以是水培、气雾培;可以是无光种植,如蒜黄、韭黄;可以是弱光菌菇种植单元;
  可以种植盆栽,每个货位上放置若干个盆栽、育苗盘、种植盘、芽苗菜盘
4、种植工厂内科学高效劳动方式实现
  人工在工位上实现育苗、修剪、采摘、定植、疏果、布置每个货位的种植单元
  种植单元可以在货位上补水,补光
  为了降低系统复杂性,也可以自动在专门的位置补水、换水、充换电、补充二氧化碳(干冰)
  专用工位上也可以人工补充各种特殊必需品或必要的修剪
  用工方式灵活
5、种植工厂温度控制实现和创新应用
  温度控制可以分层,上层相对高温,下层相对低温,适合多种植物、菌类种植
  高温部分可以使用改进的水帘散热
  先进、高效、低成本的混合热泵系统,确保一年四季保持良好的
  冬季采用生物菌类生长升温增加热量和二氧化碳产量
6、种植工厂气肥应用和管理
  主动增加二氧化碳喷施,提高光效率,大幅度增加种植产量
  种植、菌菇、无光种植、养殖同时存在,可以充分利用碳循环过程,减少碳排放、实现碳汇
7、种植工厂的病虫害防治:
  全过程实现无菌、无虫、封闭式管理,气体正压循环;
  物理消杀,采用紫光灯诱杀、紫外线照射、可清理沾虫板吸附等手段解决害虫
8、种植工厂太阳光利用和光照控制
  以自然光为主,立体利用,同时可以照顾不同植物、不同生长期的照射需求;
  对光线进行滤光,只允许可以实现光合作用的光线透入;减少红外线等无用光线
  利用好光线,很适合北方光照比较倾斜的状态下,实现立体种植;
  可以采用顶棚反射、墙面地面反射,改变光路实现立体种植
  增加适度补光,或单元内补光,用于特殊生长过程
8、种植工厂的日常监管运营
  利用货物自动取放的过程,顺便对其它货物的状态实现抓拍、分析、警示、记录;
  必要时自动巡检,保证每个货物每天有若干次记录、分析,实现即时自动处理;
  实现育苗、定植、间苗、疏果、修剪、采摘等自动提示实施;
9、种植工厂的物料储备管理
  库房也采用全自动方式,利用不适合种养殖的区域实现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密集存放同一类种植单元和原材料;
10、种植工厂产品服务经营销售
  高端产品大宗定制生产
  电子商务客户网络定制
  通过物流和行业对接,提供特色产品
  开发农业科技旅游、体验创收
  开设农业科普教育实践创收
11、种植工厂科研发展方向
  研究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自动判断补水、修剪、采摘、收获、病害
  研究新型框架结构、单元规模调整
  开发不同的种植、养殖、培育单元,不同阶段、不同品种、特种养殖、菌菇单元、无光种植
  不断提高各种种养殖单元的科技水平,提高产量产值;
  开发不同的网络营销模式,定制客户自己的种植箱;
  开发体验式种植,  开发交互、体验经营市场,接待参观
  开发高端客户市场,无公害、有机产品市场、订单
  研究多种物种、不同阶段,资源互补,提高产量、产值;
  不断开发研究适合经营、效益好、市场需求的新品种
12、种植工厂示范项目实施
  基本条件,5亩地以上,50万
  5000个货位,每个货位180元,90万
  种植单元4000个,每个限制在500元,200万
  控制配套系统建设,100万;
  大棚建设3000平米,350元每平米,100万
  产品种植面积相当于10亩地,新技术工厂可以提供品质、产量各一倍计算
  按普通大棚产值每亩每年8万~10万产值,种植工厂的产值每年可以达到400万以上,投资回报期5年左右;

    我不是农技专家,但我是一个从事机械、电子、信息化科研工作三十年的老创客。我以前除了小时候捡过麦穗以外,没有接触农业生产,2017年,在研究能源、动力、减排领域到了一定阶段后,行业逐步扩展到更多领域,意外打开了思路,把中学生物里面的光合作用来了一次“再认识”,意识到人类使用肥料,主要目的是为了给植物提供二氧化碳,这才是光合作用的“初心”!因而抽时间对农业的种植、养殖也开始探索,开始关注无土栽培、水培、气培。从非农科专业来研究农业。得到很多农科人员不一定能看到、想到、做到的东西,是农科正规军研究的跨界、补充。相信后期也会利用能源、动力、减排领域的成果,辅助推进农业生产过程发生变革。因此开始以一个外行做了做农业科研。    
    我从发豆芽开始,快速接触各种农业技术,新鲜的东西都碰,使用育苗块、保温箱、育苗灯等等。我不走传统思路,按自己的思路实践、观察、分析、研究。有时候涉及农业专业技术还要查阅相应资料,通过学习相关知识理论以后,对其中很多“结论”、“经验”进行一定的归纳、分析,往往就有了新的发现和结论。
    不过凡是农业科技比较成熟和深入、专业的领域,我就主动避开了,如农业种植的微量元素、温度、湿度、光照、病虫害控制等,只研究他们不太关注的方面和角度。也许将来能有机会和农技专业人士合作交流。由于角度、门槛、差异,相信能和农业专业技术研究人员的成果形成互补。


对我们的理念、方法感兴趣的听众可以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尽快联系,交流合作。

还可以搜索关注我们的微 信 公 众 号:能源动力减排技术创新,获得更多文章、方案、专利、实验视频资料。


专辑主播

1550564.2万

简介:大学就读西北工业大学导弹总体专业,后留校在导弹自动控制专业从事多年相关科研工作。在校期间完成近百项科研工作,其中两项获得部级科技进步奖,涉及计算机、自动控制、教育、体育、材料、医疗、石油等各行各业。 这些年积累了数万分钟的录音资料,有关于人生、关于科技、关于心理学、关于网络、关于职业培训、关于幼儿教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