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经典导读

1.6万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中国道家的主要经典,全书虽只有5000余言,但内容之丰富,恐怕没有几本书能与之相比。这本道家思想的代表作,还作为儒家思想的补充,共同建构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思想文化。


据传该书是在春秋末期由老聃所著。 老聃,通称老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学说的创始人。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曾做过周王室管理藏书的官。在当时,老子是一个颇有声望的智者,其学识举世闻名。孔子就曾向他请教过关于的问题,并称他为。由于周王室的衰弱和内乱不断,老子弃官归隐,跨青牛而去。行至函谷关,老子应守关者关令尹喜的请求,写成了一部书,这部书就是《老子》。


《老子》共5000余言,原分上下两篇,通常称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合称《道德经》。全书言简意赅,博大精深,内容极为丰富。在书中,老子以其独有的视角,探究了宇宙的形成、万物的本源、国家的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的哲学和政治问题。发前人所未发,述前人所未述,并且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著名的哲学概念,成为中国哲学的基石之作。概括起来,《老子》的内容主要有三,即谈宇宙、谈人生、谈政治。


   《老子》中明确提出,天地万物的本源不是天帝,而是。《老子》中谈道、谈天道,不仅是为了对宇宙的形成和自然规律做一个阐述,更是为了给探讨人生和社会政治准备一个前提。老子主张人法自然,道的准则完全适合于人类生活,老子的宇宙观是其人生观、政治观的基础。《老子》中对人生、对政治的阐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老子》中所体现的人生观有两个基本特点:就自我而言,讲究珍惜身体;就人与人的关系而言,主张柔弱不争。有道的人少私寡欲,见朴抱素,专气和淳,加强自身修行。书中还提出了一系列与柔弱不争思想一致的观点,如致虚守静、不致为天下先、不自是、不自伐,等等,这些以退为进、以静制动的思想与柔弱不争共同体现了《老子》中人生哲学的特色。


《老子》一书的第三大内容就是对政治问题的探讨,它反映了老子的政治观。在书中,老子提出了无为的政治主张,认为无为是治理天下所应遵循的最高原则。《老子》所倡导的无为并不是号召君王什么也不做,而是不妄为,是顺乎自然发展,具体地说,就是不扰民和顺民心。


声音81评价0
专辑主播

45984991

简介:草根哲学家,研读易经十余载,目前正在编著与创作《易经新注》。熟悉先秦文化、汉唐文化、明清文化,对易经、儒家、道家、程朱理学、阳明心学都有较深的研究,主讲课程有《易经与中国文化》《国学智慧与领导艺术》《易经中的管理智慧》《中国文化与人生智慧》《儒家思想与现代管理》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习者和传承者,应邀在政府、企业、高校举办讲座近百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