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了凡四训(三根一训)

6.5万

简介: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

  《太上感应篇》是道教的经典著作之一,旨在劝善,简称《感应篇》,作者不详,内容融合了较多的佛、儒思想,许多内容至今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宋史·艺文志》收录“李昌龄《感应篇》一卷”,《正统道藏》太清部有《感应篇》三十卷,题“李昌龄传,郑清之赞。”《重刊道藏辑要》有《太上感应篇集注》等,《道藏精华录百种》有《太上感应篇樾义》二卷。该文思想可上溯至《玉钤经》、《道戒》和《抱朴子·内篇·微旨》转引的《易内戒》、《赤松子传》和《河图记命符》等书。《太上感应篇》篇幅不长,计一千二百多字。主要借太上之名,阐述“天人感应”和“因果报应”。

  《十善业道经》 救护生命(不但不杀生,更能救护众生) 二 布施资财(不但不偷盗,更能布施结缘) 三 遵修梵行(不但不淫邪,更能清净梵行) 四 说诚实语(不但不妄语,更能说话诚实) 五 善言安慰(不但不恶口,更能柔顺言语) 六 作利益语(不但不绮语,更能正直言语) 七 和合彼此(不但不两舌,更能和合悦众) 八 常怀舍心(不但不悭贪,更能布施结缘) 九 恒生慈念(不但不瞋恚,更能广行慈悲) 十 正知正见(不但不邪见,更能正信因果);

  《了凡四训》,种德立命、修身治世类教育书籍。作者为明代袁黄,字坤仪,后改名了凡;是书作于六十九岁,全文分四个部分。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改变命运的过程。原本为教训自己的儿子,故取名《训子文》;其后为启迪世人,遂改今名。命是自己造的,不是别人造的,改造命运的秘诀就是“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了凡四训》改造命运的训诫,有理论、有方法、有效果,袁了凡先生本人也是世人行善修善改造命运的杰出典范。

  净空法师开示:

佛智慧跟世间人智慧不一样,佛的智慧从哪来的?从禅定来的,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我们现在学佛,怎么学学了几十年功夫都不得力,这是一个关键问题,我们在世 界上走了很多地方,看到在家、出家功夫都不得力。所以冷静思惟去探讨,到最后我们明白了,我们把基础的修学疏忽了。


从前人为什么都有成就?出家的高僧、在 家高士,为什么有成就?他们从小受过很好的教育,家教。家教教什么?教伦理、教道德、教因果。诸位要晓得,儒家的《弟子规》,道教的《太上感应篇》,佛教 的《十善业道》,不是念的,不是背的,不是讲的,那是日常生活,必须要修学。我们这一代的人就把这个疏忽,就像树没有根,你把它栽在那里,怎么栽它都活不 了,它没根。像盖大楼一样没有地基,盖个二、三层就倒掉,永远盖不上去,问题出在这里。


怎么办?这些年来我极力提倡补习,这是恶补,行不行?行,如果真干 的话,一年的时间就够,这一年的时间就把这三样东西落实;如果出家还得加一样,《沙弥律仪》。这四个根扎下去,然后经教里你能够选一门,十年,一门深入、 长时薰修,十年专学这一门,没有不得三昧的,没有不开悟的。用不著跟我学,我把放法、秘诀都告诉你,各个都成就。

   


我这一生也讲了不少部经,留的这些光碟也不少,你要是喜欢的话,这可以帮助你,你一遍一遍反覆去听,反覆听帮助你开智慧。可是先别著急听,先最好读经, 读经、念佛,先成就你的定力,先成就你的清净心,这个重要,这是基础。你可以用一年的时间落实三个根,《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落实三个根, 这三个根要做到,认真去做,读一部经。


曾经有一位同学,那是我在新加坡的时候遇到,他也是初入佛门,问我学经教,他喜欢《无量寿经》,我说很好,你把《无 量寿经》先念三千遍,念完三千遍的时候你再来找我。他告诉我,他念到第八百遍,他就法喜充满,经里面很多意思他就自己明白了。这个人善根厚!


依照这个方法 修行,我相信他得三昧,虽然三昧不是很深,管用,为什么?他开智慧。我说在这个时候你可以听我《无量寿经》讲记,你可以听光碟,没有这个基础听光碟没用 处。有这个基础的话,读经能够看到经里面意思,那个帮助也很大。没有一个不成就,只要你真干,凡夫转凡成圣,作佛、作菩萨一点都不难。只要你懂得方法,懂得理论,如理如法的修学,不难!

声音325评价2
专辑主播

1899153万

简介:专弘净土,兼修准提,立志弘扬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中国人。QQ:775294485,长春华夏学乐园仕谦学堂招收全日读经和课后读经学生,请加入传统文化读书会,每周六举办传统文化公益大讲堂,有意者加微信:18943688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