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 -《第一、第三弦乐四重奏》

1.5万

《第一弦乐四重奏》作于1871年,是俄罗斯作曲家在这个领域内的第一部创作,作曲家时年31岁,羽翼刚刚丰满,采用乌克兰民歌所写的《如歌的行板》,后来成为老柴最着名的旋律,当年大文豪托尔斯泰听后感动到得潸然泪下。

1876 年12月,钢琴家、莫斯科音乐学院院长鲁宾斯坦为向远道而来的大文豪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表示敬意,专门举行一个音乐会。当乐队演奏这首乐曲时,托尔斯泰不禁流下热泪并感慨地说:“我接触到了苦难人民的心灵深处。”柴可夫斯基在日记中写道:

“当时,我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激动,并深深为此而自豪。这样的感受,我这一辈子恐怕不会再有了。”

柴科夫斯基共作有三首弦乐四重奏曲(柴科夫斯基在学生年代(1865年)写作的bB大调单乐章弦乐四重奏不计在内),其中以第一首最著名。(附注,非原文内容:柴可夫斯基的室内乐曲非常少,而最具代表性的大概就是三首弦乐四得奏与弦乐六重奏《佛罗伦斯的回忆》了,在写作第一号弦乐四重奏之前,柴可夫斯基对室内乐的体裁并不熟悉,而且更可说是毫无兴趣。直到在一场为欢迎大文豪托尔斯泰的音乐会上,托尔斯泰聆赏至第一号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如歌似的行板”时感动地流下泪来,这对柴可夫斯基而言,真是莫大的光荣,于是才开始继续为室内乐写作。)


《第三弦乐四重奏》是为纪念小提琴家佛狄南芝伯Ferdinand Laub,他的密友和前两首四重奏的首演者。该曲于1876年在巴黎开始创作,完成于莫斯科。《第三四重奏》继承了《第二四重奏》一些成功而有效果的手法,如开篇的半音化慢速乐段,

  • 第一乐章主体是个忧伤圆舞曲,其优美可媲美于作曲家的芭蕾舞曲。
  • 第二乐章仍是一个谐谑曲,风格轻灵。
  • 第三乐章慢板全曲都加弱音器,开头像个葬礼进行曲。
  • 终章回旋曲是个几乎没有休止的俄罗斯舞曲,在尾声之前,音乐突然回到第一乐章开篇的慢速引子,像是对悲哀往事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