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杂谈诸葛亮

3937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祖籍山东琅琊。

建安二年,诸葛亮叔父诸葛玄去世。汉献帝已从长安李傕手中逃出,迁到了曹操的许县。诸葛亮此时已16岁,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当时的人对他都不屑一顾,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好友相信他的才干。人称“卧龙”。他与当时的襄阳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有结交。黄承彦曾对诸葛亮说:“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听到你要选妻,我家中有一丑女,头发黄、皮肤黑,但才华可与你相配。)”诸葛亮应许这头亲事,立即迎娶她。当时的人都以此作笑话取乐,乡里甚至作了句谚语:“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后刘备兵败新野,求贤于诸葛亮,便是历史上的著名典故“三顾茅庐”。诸葛亮不出家门却知晓天下事,一首《隆中对》流传千古。后帮助刘备说服孙权,孙刘联盟于赤壁大败曹军,其中的“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更是后世脍炙人口的故事。
建安十七年十二月,刘备入蜀军师“凤雏”庞统落凤坡中计身亡,诸葛亮留关羽管理荆州事务,率赵云、张飞入蜀助战,帮助刘备夺得益州。延康元年,曹丕篡位自立。魏黄初二年,诸葛亮劝说刘备登基。同年,关羽、张飞被害。为了俩个义弟报仇,刘备不听诸葛亮、赵云的劝说,大兴蜀国兵马伐吴。
至章武二年八月,刘备被陆逊火烧八百里联营,退至永安。
次年四月,刘备托孤白帝城,撒手人寰。
建兴三年,诸葛亮率军深入南蛮,七擒孟获,平定南蛮。建兴六年诸葛亮开始了人生最后的征伐,被魏国司马懿击败,首次北伐无功。又有了“挥泪斩马谡”“空城计”的战役。
至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六出祁山,皆无功而返。八月,病逝于五丈原。




声音9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