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晗姐教你练瑜伽

1667
一位资深瑜伽老师的肺腑之言:

我一直尝试理解身体和瑜伽体式是怎么运作的。但是瑜伽始祖帕坦伽利从来没有讲过解剖学或者正位。那为什么现在那么重视?

我这里有2个而非常详细教授解剖学和正位的原因,其中一个是实用性,另一个是《瑜伽经》里面的哲学。

①教瑜伽正位的实用性原因

当我开始身体的瑜伽体式练习,我不知道这是一个可以改变我生命的哲学。我感受到比起其他运动,瑜伽有另外一些东西,但是我花了好几年才知道那是什么。

我以前认为瑜伽是身体的练习、运动或者杂技。在进入了更深层次的练习之前,很多人都是这样认为的。

没关系!如果是这样,作为一位老师,我必须像教一种运动一样去教授体式,用身体理疗师、教练或者训练师的智慧。

每个身体都是不一样的,有自己独立的工作模式和休息模式。没有一个正位适合所有体式和身体。但是随着练习深入,我发现在课堂上讲解瑜伽体式正位,可以解决学生身体局限性的问题。

然后,通过循序渐进的步骤,在解剖学原理基础上,加上肌肉的运作,慢慢来到最终的体式。我让他们来决定什么时候去做下一步,根据练习的优先顺序。

这个方法给学生一步一步的从简单的体式到达看起来很难得体式。同时让他们避免受伤,这是很重要的。有些人练瑜伽会受伤。他们错误的选择伤害了他们自己。我也曾经这样做过。

但是一天结束后,我学会了体会不舒适与有害的疼痛之间的区别,我要尽最大的能力防止瑜伽伤害,这是我的工作。

②教瑜伽体式正位的瑜伽哲学原因

《瑜伽经》的第一句话就是“现在,开始瑜伽。”,这句话改变了我的生活,也改变了我的学生。

但是保持在当下很难,保持清醒、有智慧,不执著任何有害的行为模式、思考模式,而是变得更加善良,更容易独处,更容易和世界相处。

在这个哲学引导下生活,我们需要找到工具,然后去利用这个工具,一边又一遍。重复的使用,或者说练习,会带来进步。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这个工具从瑜伽体式开始,而且会延续比较长的一段时间。

关于瑜伽体式,《瑜伽经》里面只提到一句话——“瑜伽是舒适而稳定的姿势”,找到努力和放松的平衡,稳定和释放的平衡,很多对立面的平衡。就是这样。

帕坦伽利没有说过战士二式或者三角式或者手倒立,或者这些体式的正位。如果是这样,那我们教授和练习的体式根本不是瑜伽?

▼《瑜伽经》里关于教授瑜伽体式的说法

《瑜伽经》第二章里面说到,如何和为什么我要教我所练习的:

Tapah Svadyaya Isvarapranadhnani Kriya Yoga.

我是这样理解的:

选择困难的去做——通常意味着朝着抵抗力最大的方向走——你就会变得更好;关注自己所做的努力是否有意,或者会受伤害,根据前车之鉴作出正确的决定,完全臣服信任这个过程,知道努力做正确的事情会带来更舒服没有伤害的体式,生活也一样。

我的上师告诉我,一定要教授自己完全弄懂了知识。

我深入地教授解剖学,教授正位也是一样,教学生练习时作出只会的决定,比如是否要用辅具,是否要做变体,教授他们去努力,去专注当下,去相信这个过程,而不是专注结果。

我告诉他们,图片里面的体式不重要,努力做简单的变体,然后需要时间和练习建立力量,最终就可以做到。


我不能只让他们去努力却不去教他们正位,这不是真正的瑜伽体式。正位让你每天的练习和进步都是在安全前提下的,每个练习都是活在当下的。

如果再加上努力和呼吸的放松,而且不要对结果有任何的期望和评判,这就是帕坦伽利所说的瑜伽。

另外,找到努力和放松的平衡,做出正确的决定,大家要专注当下。这样做,就是真正地在练习瑜伽,用正位作为工具。
声音7评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