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

16.9万

王羲之在酒酣意畅 神采飞扬之际用蚕茧纸 鼠须笔为此诗集作序 写就了千百年来令无数习书者倾倒的
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记录这次诗文盛宴带给作者的愉悦心情 但也抒发了他对人生苦短 生死无常的感慨
更重要的是全篇书法之美 遒媚飘逸 纵横变化 其中的“之”字更是写出了20个不同的样子 堪称一绝
据说王羲之在酒醒后曾多次重写《兰亭序》 却怎么也回不到酒酣时所写出的神韵上去了
神龙本兰亭 是流传至今的《兰亭序》摹本中最为精美的一本 因为它将原作的笔墨表现得最为真切
原本上带有“破锋” “断笔” “贼毫”的字都摹写得很细腻 改写的字迹也显示出了先后的层次
行笔踪迹 墨色浓淡十分清晰 间架结构也是左右映带 攲斜疏密 错落有致 显得自然生动 

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他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在他眼中,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题西林壁》和《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诗。在这些诗中,自然现象已上升为哲理,人生的感受也已转化为理性的反思。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诗中的哲理是通过生动、鲜明的艺术意象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而不是经过逻辑推导或议论分析所得。这样的诗歌既优美动人,又饶有趣味,是名副其实的理趣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和“雪泥鸿爪”一问世即流行为成语,说明苏轼的理趣诗受到普遍喜爱。苏诗中类似的作品还有很多,如《泗州僧伽塔》、《饮湖上初晴后雨》、《慈湖夹阻风》等。苏轼极具灵心慧眼,所以到处都能发现妙理新意。
深刻的人生思考使苏轼对沉浮荣辱持有冷静、旷达的态度,这在苏诗中有充分的体现。苏轼在逆境中的诗篇当然含有痛苦、愤懑、消沉的一面,但苏轼更多的诗则表现了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
苏轼学博才高,对诗歌艺术技巧的掌握达到了得心应手的纯熟境界,并以翻新出奇的精神对待艺术规范,纵意所如,触手成春。而且苏诗的表现能力是惊人的,在苏轼笔下几乎没有不能入诗的题材。


声音48评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