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爷爷哪里来

2130
导读
《爷爷的爷爷哪里来》和《悠长的岁月》是贾兰坡专门为青少年写的科普书著名科普作家姚中华说:“贾老像在对一群年轻朋友讲话,向大家讲述了一个个娓娓动听的研究中国古人类历史的故事。"
《爷爷的爷爷哪里来》以“神创论”开篇,将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亚当和夏娃,大洪水及诺亚方舟等中外神话故事一一铺展在读者面前。使我们不由得捧起书来,细细从头看起。
进化论取代了神创论之后,猿人同祖的观念渐渐深入人心。1929年12月我国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发现了北京的第一个头盖骨化石。接着,1936年11月,本书作者贾兰坡又先后发现了了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这一消息震惊了全国和全世界,各地媒体纷纷报道。
然而好景不长,二战期间日军占领了北平,考古工作者觉得化石留在北平很不安全,便决定将化石运往美国。没想到运送化石的轮船在开往秦皇岛的途中,正赶上太平洋战争爆发轮船被击沉,这批世界瑰宝从此下落不明。
“北京人”丢失了,关于“北京人”是否是最早的人的论战却展开了。作者说:“我和裴文中的争论都是学术问题……有时争得面红耳赤,但不伤感情。我们得到稿费时,还经常一起到饭馆“撮”一顿。”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学者的坦率和纯真。
《悠长的岁月》从《我的童年》说起,技术了父母教育自己的点点滴滴让我们体会到了父母的拳拳爱子之心。
高中毕业后,贾兰坡靠自学的知识考上了新生代研究室的练习生,但他明白:对考古来说,自己还是个门外汉。于是到周口店后,他不但勤于向人请教,努力研习课本,还动手打死了一只野狗,在别人满嘴流油的吃狗肉时,他在一旁大喊不许啃坏了我要的骨头,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为了找到比北京人更早的人,他下广西,过敦煌,“文化大革命”中住“牛棚”也没能挫磨掉他那股痴迷劲儿。在内蒙古出了车祸,他不仅不怪罪司机开车快,反而在民警面前替他开脱,他考虑到了司机要养家糊口。贾老高上的品格,对劳动人民体贴入微的关怀令我们肃然起敬。
最后作者回顾了自己的一生,觉得没有白白的浪费时间,如他的长子贾彧彰所说:“我父亲没上过大学,没到国外留过学,他所取得的成就全凭着他在学习和工作中勤勤恳恳的拼命拼出来的。”他又说:“青少年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勇于面对困难,勇于克服困难,成功或成就就会在你面前。”这也正是这本书要告诉我们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