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传统文化与管理反思录

515

主讲老师 廖志刚

南方国学院首席顾问 儒释道传统文化与管理践行者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总裁班资深国学讲师  浙江大学西南财大CEO总裁班客坐教授

央视【名家论坛】国学与管理合作讲师  泰国Dynamic Meditation 禅修指导导师

廖志刚老师在组织与企业管理培训舞台,耕耘已愈 15 年,风格敦厚灵巧

蜀中青城访道,曲阜尼山访儒,泰国丛林参禅,研习经史子集是老师每年必修的功课。对儒释道的认知体验及其在管理上的运用有非常独到的实践心法与个中见解


内容简介

我的很多朋友和学生是国营企业或民营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疫情打乱了他们的生活节奏和事业节奏。他们有些无所适从了,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还有什么比变化本身更加无常的存在吗? 变化是唯一不变的造化!


农业社会,刀耕时代,土地是稀缺资源,农业经济,农具水利大规模创新。

工业社会,机器时代,资本是稀缺资源,工业经济,机械设备大规模创新。

信息社会,网络时代,知识是稀缺资源,知识经济,高新技术大规模创新。

数字化社会,哲思时代,创意是稀缺资源,创意经济,设计理念大规模创新。

做为一个人,每天都活在变化中,作为管理者,每天都需要迎接变革的挑战。


而今,真正个人化的数字化生存,将使人获得最大解放;电子网络和个人电脑将赋予个人最大权力;信息技术使民族、国家界限模糊、人类将走向全球化;是以合作替代竞争,追求普遍和谐的时代。世界早就变了,我们该何去何从!


我在我的知行学塾学习群里,收集伙伴们遇到的的工作和管理方面的疑惑,经过合并,发现有很多共同期待探讨的课题。但是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我们不可能提供系统的思路,而只能引发我们心智模式的转化和思路的开阔。


所以,我将这些课题的思考以碎片化的方式陆续地呈现出来,做成传统文化与企业  管理的专辑,希望在数字化时代,未来的非接触经济中,运用传统文化和西方管理尽量减少各位伙伴们的孤独思维而焦虑心碎的时间,尽些绵薄之力。


同时,我将从传统文化的视角来结合西方管理的思维,让各位多一个参考的维度,去赋能企业疫情后的健康成长。总而言之,学习的目的是为实践和运用,期望能够对伙伴们有所助益,在学习中成长,共同迈向崭新的未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