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孟母 听读法分享

648
聽的過程:
繪事後素→先難後獲→柳暗花明→水落石出→胸有成竹→承上啟下
混沌

第一階段:初聽階段:盲聽、磨耳朵
沒有開過聽的孩子最初是聽不清的。因為不熟悉內容,所以不知道音頻在說什麼,也不知道什麼時候結束。初聽者會感覺語速快、跟不上、沒有安全感、覺得文本長、煩躁不安、很痛苦,需要克制自己才能保證注意力、音頻需要大聲音才能幫助自己收心,這個階段隨時都會走神,上課時要隨時把自己的意識抓回來。這個階段的狀態是混沌的,對孩子心性的要求比較高,孩子們必須先收心,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才可以進行下一步,總結一下可以叫做“繪事後素”。
——指導:引導孩子鍛煉自己靜定的功夫,熟悉長度、熟悉內容、集中精力抓住聲音、磨練性情。另,以盲聼為主,但不要執著於盲聼,看書聼和跟讀等形式都是可以的,如果孩子狀態比較好,建議純盲聼。

第二階段:正音階段的聽
這是熟悉文本後的聽,孩子能聽出來、感覺語速適中、文本不那麼長、能跟讀、不那麼痛苦、依然需要注意力。正音後越聽越清晰、開始仔細辨音、思考如何把音發清楚、好聽,能輕鬆跟讀,個別句子可以超過音頻,越來越喜歡,感覺文本越來越短、習慣甚至喜歡聽。這個階段不需要那麼用力收心了,開始慢慢消化內容。這個階段課餘時間能聽進去的內容越來越多。這個階段可以縂結為“先難後獲”。
——指導:多觀察,個別同學需要監督聽的狀態和效果,指導發音。此時通過正音、抽查可以幫助孩子收涉身心,正音更重要,會幫助孩子把音聽得更清楚,也是增進師生感情的好抓手。

第三階段:聽讀結合階段的聽
感覺音頻語速越來越慢,但是時間卻過得越來越快。很喜歡,聽著聽著就下課了,喜歡辨音、聽得清晰,能帶讀的內容越來越多,不易走神。這個階段很喜歡聽音頻,背的越來越多,若決江河,沛然莫之能禦,進步特別快。這個階段可總結為“柳暗花明”。——指導:老師通過查背或者查讀促進孩子用心聽。

第四階段:抽背改錯階段的聽
整體結構越來越清晰,越來越多的內容從難變易,越來越多自己喜歡的或者感覺簡單的內容會背而且慢慢化掉,隨著消化的內容越來越多,感覺文本越來越短、書越來越薄。重點難點逐漸呈現出來,思路越來越清晰,越來越自信。這個階段課餘時間聽的效果會非常好,喜歡的內容會不由自主地往耳朵裏跑。聽的人會發現:下以前上課跑神,跑到課下去;現在課下玩兒的時候跑神,跑到音頻上去,或者一些小孩子根本無分課上課下,都是那麼輕鬆快樂。這個階段用一個詞來描述就是“水落石出”。——指導:背誦比較輕鬆時,可以通過抽查促進聽讀的效果。

第五階段:精益求精階段的聽
這個階段的聽是接近包本或抽查階段的聽,孩子對文本已經非常熟悉,抽查也會有一些感覺,但是還不夠完善,需要精益求精,孩子們會非常自信。聽的時候能夠非常明確自己聽到哪里,它的位置,這個階段的整體感覺就是“胸有成竹”。

清明

第六階段:抽查階段的聽
抽的比較輕鬆時,可以加一臺機子,或換頻道輪聽,或聽新課貫耳。這個階段的孩子感覺文本非常通透,越來越清明,思維很敏銳,學習能力增強,非常自信!——這個階段可以用“承上啟下”描述。在享受自己成長的同時為下一部經典的誦讀做好鋪墊。

聽的整個過程體驗過之後,孩子會變得更加穩重、安靜、自信,不再浮躁不安。但言之易而為之難,老師要引導孩子把心靜下來,從混亂中找到頭緒,面對困難鎮定沉著。在混沌中靜下心來感覺自己越來越清明,在一系列積極有序的活動中感受自己能力的提升、心性的成長,脫胎換骨,呈現一個嶄新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