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菜-晚清第一冤案-高阳经典

1.7万

晚清冤狱: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中国历史上的惊天冤案之一

“寡妇门前是非多”,这是中国流传甚广的一句民间俗语。发生在清朝同光年间的杨乃武小白菜案,大概是与这句俗语联系最紧密的一个著名案件。该案向来被称为晚清四大奇案之一,由于案情复杂,审理过程曲折,并且才子、佳人、冤狱,以及官僚集团的相互冲突等为世人所格外关注的要素无一不备,且有新兴传媒《申报》的关注与追踪报道,此案件一时间名播四海,在历史上留下重要影响。




以下引述豆瓣网友“读书敏求”网文略窥此书一斑:高阳文笔了得,刻画人情物态,尤为体贴周至。杨乃武与小白菜之情谊,更难释怀,虽知就中或有小说叙写不实之处,而实绩或有可议,真情足令动容,至情意纠结处,我竟泣下数行,不可自抑。
说来,此案实为旷古未有之奇案。原本寻常无奇,无奈此案中人皆或出于私情,或出于私意,而致心为之蔽,眼目不明。终致有意瞻徇回护,层层累积,一错再错!
我读此书,最大之感慨有三:一为,情之一物,最可矜怜,亦最可警惕。杨乃武与小白菜之私情,其始或为杨有意调戏之念,但两造纠缠,实在愈演愈烈,而致情热难抑,终不顾物议纷纷。虽属情真意切,但无意间亦为日后祸事预留伏笔;再者,情本来也无因,故最难调息护持,当急难奔涌,如何因情生智,又如何情理两得,复如何去除私心,一秉公议而稗便排难解纷,最考人之心迹。而据本书来看,杨乃武新科举人之后,多关切一己安危,当冤案生发,不思以公心问事,而徒玩弄机巧,私欲了却烦忧,斩断关联,不知世事从来如此,斩截干净处往往亦是纠葛牵绊处。何况此案本系人伦之案,问心迹甚于究实迹。此等处,杨岂能一并摘去?
其二,情本忧之始,聪明亦如此。此案另一大关键,即为县令刘有意为难杨,盖因其平素依凭聪明,掉弄文才,占据乡里,而致县令难堪。而自知府、省台至中枢,举凡回护原判者,多亦是聪明太过,妄加揣摩上意,又或结党营私,耽溺钱货,此即心为之蔽。故不论杨或其余诸人,皆心机太深,而所设种种机巧,不惟无力自救,亦复实为自陷之器。故日后大案兴起,审问不断,此等处皆前后不一,自绊前程身家。
经此一劫,杨乃武与小白菜,一者种桑养蚕,一者出家为尼,俱看破红尘,不复留恋。杨之姐姐,深爱弟弟,上京申诉而滚钉板三十余次,闻之不无太息。杨家本家业颇丰,经此亦所剩无几。我不知此后二人如何生活,想来亦故事多多,譬如两世为人。
其三,当日冤案得以昭雪,全赖彼时舆情纷纷。或有言官上书直言,或有《申报》全程采写以为实录,如此众官稍有收敛。念及此,回看今日,实在怅惘!




以下引述网友“爱迪的猪窝”的博文《高阳家的小白菜》略窥此书一斑:
历史小说大家,首推高阳。
高阳的历史小说,我最爱《小白菜》。高阳乃一代清史专家,其中对满清刑律、世情风俗的讲述,入木三分,自不待言。难得的是,杨乃武和小白菜的孽情,高阳写来,却也是独有佳香,回味无穷。
小白菜美貌多情,却因家贫嫁给卖豆腐的葛小大,常自叹遇人不淑红颜薄命。杨乃武贪慕其美色,几番言行挑逗。男的倜傥富有,女的风流妩媚,二人一见倾心,暗地里暗渡陈仓干柴烈火。然而,随着葛小大的暴亡,事情终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一段红杏出墙挑帘裁衣“武十回”故事,自古不知经过多少演绎。《金瓶梅》爱其生色,《水浒传》恨其淫乱。但在高阳笔下,却是另有一番风味。两人偷情,杨乃武自知是祸却欲罢不能,小白菜明明有意却又半推半就。彼此互相试探拿捏不定,尺寸之间,风趣卓然。读者读之更是饶有兴趣不忍弃之。
《小白菜》的另一妙处在于对人物的勾画。高阳深通中国古典文化,对章回小说中“白描”手法的应用可谓登峰造极。小白菜乃余杭县第一美人,其容貌自有过人之处。高阳仅淡淡几笔,其媚态跃然纸上,更引人无限遐想。且看这段:“小白菜甜甜的笑了,风致嫣然:‘不是放心,是开心’。”读罢此段,方知女人之上品,不在容貌而在风情,书画之上品,不再笔法而在风骨,文章之上品,不在写意而在传神!
枯燥的哲学专著可以日夜苦啃,滥俗的泡沫小说则往往一夜看完转天即忘。然高阳小说,非细嚼慢品反复把玩不知其妙处。茶余饭后,觉前便时,一部高阳小说,信手携来,略翻几页,则定余香满口,饭易消化,便易通畅,觉易香甜。更深深品味文学之优美,历史之深邃。实乃平生美事。

声音69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