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义理疏解》

653
(2021.1.17-1.22录读完)

我们不做学究式的考据训诂,而直接落实在生命存在的真切感受中,去印证儒学的义理。我们撷取论语的重要篇章,加以诠释,抉发其深意,以求受用于生命。分列六大主题去探讨:一是“人生的理想”;二是“存在的命限”;三是“德性的实践”;四是“气质的成全”;五是“师友的交游”;六是“文化的摶造”。 “人生的理想”在“志于道”;根源在“依于仁”,实践在“据于德”,表现在“游于艺”。“存在的命限”在“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死生是形躯的拘限,穷达是社会的条件,都不是人能所自作主宰,独立为公的。“人生的理想”是应然,“存在的命限”是实然,存在有命限,吾人仍要“知其不可而为之”,也就是要通过“德性的实践”以独致“气质的成全”,进者退之而退者进之。就由于气质的特殊性,有待“师友的交游”,去切磋琢磨,所谓“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归终则在“文化的摶造”。此重在以“文”化“质”,以“人文”化成“自然”,成其“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美善。 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监于二代是说周文王继承夏商两代;郁郁乎文哉,是说周文王文采斐然,富丽美盛。故孔子“吾从周”,一是通向历史文化的传统,而是通向国家天下的治道。今天吾人正是处在“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的文化传承中。 各大主题均先概论要旨,再选录论语二、三十章,前有“注释”,后有“疏解”。“注释”部分,由万金川、陈章锡两位先生,根据朱熹的“四书集注”,并参考王熙元先生的“论语通释”与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再作斟酌损益而成,聊备读着阅读方便之用。“疏解”部分,才是这一套教本的大用心真命脉所在,除了发明儒学传统的义理体系之外,并注入了后学者自家亲切的生命体会,也就是在抉发深义的当下,也能受用于生命。(王邦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