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唐诗三百首》

9.5万
《唐诗三百首》序
蘅塘退士
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易于成诵,故留传不废。但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余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较《千家诗》不远胜耶?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请以是篇验之。
参考译文
按当时社会风俗,儿童开始从师学习时,(教师)就教(他们学习)《千家诗》。选择(这本书,是因为)它易于背诵。所以《千家诗》流传不止。只是《千家诗》的诗作是(编者)随手搜集的,(作品)优劣未加辨别,而且只收五言七言的律诗和绝句两种体裁的诗,唐人和宋人作品交错出现在书中,很不合(一般)编书体例。(我们)于是只从那些脍炙人口的唐诗作品中,选择那些重要的;每种体裁选取几十首,共三百多首;编成一书。作为家塾课本,使人在年幼时学习,到了白发时也不舍放手。与《千家诗》相比,不是远远地超过它了吗?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就用这本《唐诗三百首》来验证吧。
声音182评价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