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专题分享

2022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你是不是曾在哪里不经意听到过这样琅琅上口、抑扬顿挫,诗韵浓郁、辞藻优美的句子?是否知道它们出自哪里?没错,它们出自《声律启蒙》。
《声律启蒙》是旧时专门训练儿童对仗及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旧时科举以诗赋取士,而且诗赋在文人日常生活中也是不可或缺的精神寄托和文人、官员间的交流工具,而诗赋要讲究押韵、对仗、辞藻、典故等技巧。这些技巧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才能掌握,尤其是宋元以来,人们的口语音与格律诗走向成熟时期的隋唐中古音相比发生了变化,而诗赋对仗、押韵都需要依据书面音也即隋唐中古音,所以更是必须通过专门的训练来强化韵部记忆及培养格律对仗的语感,《声律启蒙》一类的书正是应这种需求而产生的。因为近体格律诗基本上都依平水韵押平声韵,所以《声律启蒙》是依平水韵的平声韵部来分篇排列的。因为平水韵的平声韵总共有三十个,分为上下各十五部,所以《声律启蒙》总共是三十篇,每个韵部一篇。上卷从“上平一东”到“上平十五删”,下卷从“下平一先”到“下平十五咸”。在每篇的一个韵部里又都包括三段,每一段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层层属对,且平仄协调,辞藻考究。内容上则包罗万象,举凡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无所不及,还融入了大量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及语典和古诗文习用语。《声律启蒙》声韵协调,琅琅上口,读起来如唱歌般起伏顿挫,非常适合儿童诵读。而且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的蒙学读物,它更见韵味,文学性和艺术性不输于古代优秀的诗词歌赋,“低吟缓诵之际,但觉音韵铿锵,词藻华丽,妙不可言”,因而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儿童在诵读中可以熟悉古典诗文的声韵格律并记住韵脚,也能很自然地得到声韵、对仗、辞藻和句法等诗文基本功的训练,接下来再学作对联和诗词就容易多了。
先来介绍一下我分享《声律启蒙》所依据的版本。
现在市场上流行的《声律启蒙》一书版本不下百数十种,但实际上都源于同一底本,即“光绪癸未(光绪九年,1883)新镌juān”“墨耕堂藏板”《声律启蒙撮要》。如近几十年来较早的影印本如海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原版蒙学丛书”本、整理本如岳麓书社1987 年“传统蒙学丛书”本,以及注释本如海南出版社2005年袁庆述《声律启蒙与诗词格律详解》等,都是以这一底本为母本的。我这次分享的内容则基本都依据中华书局2019年出版的/由我的国学老师雒诵堂檀老师译注的本子,吟诵的本子同样是檀老师编订的,是江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声律启蒙》大字诵读本。
檀老师编订和译注的《声律启蒙》也是以光绪癸guǐ未/新镌/墨耕堂藏板/《声律启蒙撮要》为底本的,但他同时用其他版本做了精心而严格的校勘工作,并且参考《声律发蒙》原书对一些出韵的字、不符合对偶的词以及有错误的典故做了修订。在编订整理的时候檀老师还特别尊重该书原本的编写原则,突出了押韵、对仗、辞藻、典故这四方面的特征。檀老师是较早关注到《声律启蒙》并把它用到青少年国学教育的学者,所以檀老师编订和译注的本子是非常权威的。
再来介绍一下我分享《声律启蒙》的大致形式。
如前所述,《声律启蒙》全书共30篇,每篇三段,我每期将给大家分享一篇,也即一个韵部。在分享的具体内容上,因为之前我曾做过“诗词格律”专题分享,而且这部分内容确实是需要专门学习的,所以这一轮《声律启蒙》的分享我的重点会放在辞藻和典故上。不过为了让大家对《声律启蒙》在诗词格律方面的体现做一个大概的了解,这里以第一篇“上平一东”为例,对对仗、声律和押韵做一个概述。
“上平一东”这一篇的三段各由若干句对仗的联语组成,对仗从短到长分别有一字对、二字对、三字对、四字对、五字对、六字对、七字对、十字对、十一字对。四字及以上的长对又可以按节奏拆分为多个二字对、三字对。其后的每一篇体例也都相同。
以第一段为例:“云对雨”“雪对风”,属于一字对。“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岭北对江东”,属于二字对。“三尺剑,六钧弓”,属于三字对。“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属于五字对。“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属于七字对。“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属于十字对。最后一个十字对可以拆分为一个四字对加一个六字对:“两鬓风霜”与“一蓑烟雨”相对,属于四字对;“途次早行之客”与“溪边晚钓之翁”相对,属于六字对。五字对的“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可以按节奏拆分成一个二字对加一个三字对:“人间”与“天上”相对,属于二字对;“清暑殿”与“广寒宫”相对,属于三字对。其余的可以以此类推。
作为古诗文常用修辞格的对仗,要求字数相同、节奏字平仄相反、词性相类、词义相关。节奏字指拆分后的最小节奏单位即二字拍或三字拍的后一个字。对仗的节奏字在字音上必须平仄相反。以“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这句为例:拆分后的二字拍,“人间”的“间”是平声字,“天上”的“上”是仄声字,平仄相反;拆分后的三字拍,“清暑殿”的“殿”是仄声字,“广寒宫”的“宫”是平声字,平仄相反。词性相类,即要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词义相关,即要求类型大抵一致,如“云对雨”“雪对风”,是天象对天象;“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是动物对动物;“三尺剑,六钧弓”,是兵器对兵器;“清暑殿”对“广寒宫”,是宫殿对宫殿。此外,对仗还要求构词法相同,如“晚照对晴空”,是形容词加名词的偏正结构相对。其余的也都可以以此类推。
需要注意的是,《声律启蒙》的字音是以“平水韵”为标准的,因此我们判断《声律启蒙》一书的对仗在平仄方面是否成立,不能以该字的普通话读音为标准,而要看它在“平水韵”里是哪一个声调。“平水韵”属于中古音系统。所以诵读《声律启蒙》时需要注意古入声字和古今异读字两类现象。关于“入声字”和“平仄”,需要了解的可以参考我的《诗词格律》专辑里的讲解。现代普通话里没有入声字,普通话里读任何一个声调的字都有可能是古入声字,所以特别需要留意。比如第一篇第二段的“沿对革”,“革”字今读阳平,按普通话字音,“革”和“沿”是平对平,不符合对仗要求。但“革”字在中古音里是入声字,“革”对“沿”是仄对平,所以“沿对革”从声调上讲是符合对仗要求的。《声律启蒙》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大家可依理类推。
古今异读现象也举一个例子。比如本篇第二段的十字对“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这句,从节奏拆分上,“羞看”与“懒抚”对仗。但普通话里“看”读去声,与“抚”字是仄对仄,不符合对仗要求。但在“平水韵”里,“看”字平、去两读,且以平声为首选,“看”对“抚”是平对仄,是符合对仗要求的。
再来看一下押韵。这一篇每句句末的韵脚字“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在传统诗韵“平水韵”里都归属于上平声“一东”这个韵部,也就是说在“平水韵”系统里它们的韵母是一样的。这些字在普通话里韵母大多是“ong”,也有个别是“eng”;“平水韵”的平声对应于普通话声调的阴平(第一声)和阳平(第二声),所以这些字的声调有第一声,也有第二声。
声音32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