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沃夏克 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Op.104

6772

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Op.104

作品介绍

德沃夏克在1892年首次前往美国。在纽约国家音乐学院教书的闲暇时间,德沃夏克写下了几首最受欢迎的作品,其中包括《第九交响曲“自新世界”》。然而同大多数人一样,德沃夏克对故乡一直非常眷恋,而这部大提琴协奏曲则反映了他的全部乡情,甚至包括了对亡故的父亲和初恋女友的哀悼。

这并不是德沃夏克的第一首大提琴协奏曲——他刚开始音乐创作时曾写过一首,但自己认为不成功,并且认为大提琴不适合作为独奏乐器和现代管弦乐队抗衡。后来他的好友、当时“捷克四重奏团”的大提琴手哈努斯·维汉(Hanus Wihan)建议他再创作一首,于是德沃夏克在1894年11月他第二次赴美期间开始创作此曲并完成草稿。后来他回到捷克的家乡后,又将这部作品做了重大修改。了解本作品更改的原因,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了解本作品。

德沃夏克本来准备请维汉首演此曲。但维汉提出希望象其他协奏曲一样,在终乐章加入一段大提琴的华彩段,但德沃夏克出人意料地表示坚决反对,而且似乎超过了他往常拒绝别人意见的程度,两人意见的分歧最后导致维汉没有参加本作品的首演。

为什么维汉的建议没有被采纳?因为维汉不小心闯入了本曲的神圣领域,而这是德沃夏克在创作本曲所精心构建的,也是全曲的感情核心之一。德沃夏克年轻时曾爱上他的一位学生——年仅16岁的演员约瑟菲娜·科涅佐娃(Josephina Kaunitzova),并为她创作了歌唱套曲《柏树》,希望获得她的芳心,但是没有成功。后来德沃夏克娶了她的妹妹。

当德沃夏克在美国创作这部大提琴协奏曲时,传来约瑟菲娜病重的消息。在忧郁的情绪下,德沃夏克将约瑟菲娜心爱的歌曲《不要管我》加以变化写入第二乐章,这首歌曲是《柏树》套曲的第一首。约瑟菲娜死于1895年5月27日,在德沃夏克从美国回到捷克几个月后。约瑟菲娜的死促使德沃夏克将终乐章做了巨大的改变,这一点在他总谱手稿中曾提及。为了表达对她的深刻思念,德沃夏克将终乐章一个仅8小节的乐思扩充为60小节,其音乐便基于约瑟菲娜所喜爱的那首歌曲。而维汉试图加入大提琴华彩段的正是这个神圣领域,难怪德沃夏克会坚决拒绝。

 

作品分析

第一乐章——快板,b小调,4/4拍子,奏鸣曲式

第一乐章结构庞大,内涵丰富。乐章采用双呈示部,乐队演奏的第一个呈示部虽然在开始时只有单簧管独奏,但很快便拥有了强大的戏剧性力量,显示出其英雄本色。第一主题在第一乐章中起着主导作用,它甚至还衍生出末乐章的基本主题,因此几乎成为整个协奏曲的核心。

第二主题(01段02分16秒)由圆号吹出,是一支宽广、真挚、感人的旋律,充满着抒情的温暖和深刻的人情味。这个主题虽然与第一主题形成对比,但在后来音乐的发展中并没有和第一主题形成矛盾性冲突,而且它的音调始终没有变化,每次呈现几乎都保持原来的形貌,因此,这两个主题在这一乐章中的关系完全是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的。

(01段03分41秒)大提琴进入,开始乐章的第二呈示部,先后呈示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总的来说,第二呈示部由于更宽广而多方面地发展第一主题,同时又深化两个主题的对比,因此具有更大的戏剧性。

(01段08分46秒)音乐进入发展部。发展部纯粹以第一主题为基础,它一开始便把这一主题的号召性音调用乐队全奏的力量营造出强大的声势,其间虽然一度陷入抒情的氛围,在情绪上同第二主题更为相近,但总的看来,整个发展部高潮迭起,最后以第二主题的胜利的号声伴随下的庄严宣告,沟通了乐章的发展部和再现部。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乐章的发展部只发展乐章的第一主题,而再现部则只再现乐章的第二主题。而且,同在呈示部中的情况不一样,第二主题不再用以作为英雄性主题的对比而被迫屈居音响轻弱的地位,相反地,现在它在保持原有的抒情特点的条件下,第一次拥有乐队昂扬的强烈音响,成为整个再现部的主宰。最后,乐章的尾声是对英雄性主题的热烈赞颂。

第二乐章——不太慢的柔板,G大调,3/4拍子,三部曲式

第二乐章反映了作者深刻的内心体验,同时又同前一乐章的英雄性戏剧内容紧密联系。其拥有的旋律之美,并不亚于作者著名的《第九交响曲“自新世界”》的第二乐章。

乐章基本主题的旋律流畅、宽广、色调明朗、和谐,G大调的调性和木管五重奏式的配器,又为它添上了一些田园风味。但是这个主题在进一步的发展中转化为类似叹息的激越旋律,明显带有悲剧性的色彩。原来这支旋律源自作者为纪念他父亲亡故而写的一首《圣经歌曲》,故而含有这一层意思。

乐章中段(02段02分49秒)转入g小调,力度突然变强,随后跟出第二个抒情性主题。这个主题就是作者的初恋情人约瑟菲娜心爱的歌曲《不要管我》的旋律,虽然有所变化,但不难辨认得出。这个主题的第二次反复时转入b小调,即作品的基本调性,这里可以明显感到有使这一主题同第一乐章的英雄性主题相融合的意图。主题的这次复述以独奏大提琴逐渐平息的“叹息”音调作为结束。

(02段06分05秒)第一主题在圆号上重现,但这时由于低音弦乐器均匀步调的陪衬,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庄严葬礼的情绪,随后大提琴按华彩的方式演奏这一基本主题时,音乐才回复乐章开始时那种明朗与宁静的气氛。

第三乐章——终曲,有节制的快板,b小调,2/4拍子,回旋曲式

当第二乐章结束处那明朗的G大调和弦消失后不久,就从远方传来进行曲的音响,起先还很微弱,但随着力度的积聚增长,当独奏大提琴继简短的引子之后呈现时,从它演奏的一支旋律中已经可以感到一种洋洋自得的欢乐情绪和乐观自信的力量。

这支旋律是第三乐章的基本主题,在乐章中共出现三次,它同第一乐章的英雄性主题虽保有血缘联系,但在这里完全处于节日的欢乐气氛之中,它那活跃的节奏使进行曲同波希米亚舞曲因素的结合表现得越加明显。

穿插在基本主题之间呈现的其他两个主题,都是前一主题的衬托和补充。第一个穿插(03段02分03秒)同样具有昂扬的节庆特点和鲜明的英雄性色彩,但中间也表现了抒情性的一面,满是诚挚、温暖而明朗的情调。第二个穿插(03段06分14秒)像是一首比较扩展的间奏曲,它的开头由像抒情诗一般双簧管吹出,后来却带有悲壮激昂的神貌,而它的中间又是舞蹈性的音调,同乐章的基本主题也很相近。

乐章基本主题最后一次出现时转入同名大调,它为史诗般辉煌的尾声已经预先打开通路。这尾声由于综合了前面乐章基本音乐主题的音调而自然成为全曲的概括性总结,在类似对前两个乐章的回忆逐渐消逝之后,音乐开始增强力度,最后用乐队一段强有力的全奏作为整个作品的结束。

德沃夏克的这部作品完美解决了乐器协奏曲创作的基本问题:独奏部分必须融入乐团的音色之中,但又不能让独奏者完全淹没在乐团之中。况且,作品中充满了如此多的美妙旋律和丰富感情,凡此种种都使它成为大提琴协奏曲中的翘楚,同时也跻身于音乐殿堂中不朽之作之列。难怪勃拉姆斯听后感慨道:“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我大提琴协奏曲也可以写得如此出色?”


声音3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