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书《恶僧传》

1.6万

琴书是一种中国民间艺术曲艺中的琴书,因演唱时用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琴书的表现形式不一,有一人立唱,两人或多人坐唱或走唱,也有分角色拆唱。唱词也根据其乐曲,有七字句、十字句和长短句之分。有说有唱,一般以唱为主,以说为辅。伴奏乐器除扬琴之外,也兼用三弦、二胡、筝、坠胡等。琴书种类很多,有北京琴书翼城琴书武乡琴书徐州琴书安徽琴书山东琴书贵州琴书、四川琴书、云南琴书等。各种琴书起源不一,大多是由当地民歌、小调发展而成。有些是受滩簧南辞的影响或由大鼓演变而成。如安徽琴书是在流行于泗州地区的老凤阳歌、泗州调山歌、小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北京琴书、山东琴书最早是农民在农闲时传唱自娱,后来发展为专业演唱。中国曲艺曲种,流行于以鲁西南菏泽地区为中心的废黄河下游地区的河南、江苏、安徽的北部,河北的南部,及东北的个别市县,在山东最先流传于鲁西南,以嘉祥巨野、定陶为中心,后逐渐向北(济南及惠民地区)、向东(青岛、烟台)延续扩展,约有二百年历史。山东琴书最初叫扬琴,也有叫打扬琴的、唱小曲的,约形成于乾隆初年。早期为农民闲时自娱的庄家耍(又称玩局)。清末渐趋兴盛,名家辈出,分成了南、北、东三路,南路最早,以茹兴礼为代表,称为茹派,不用巧调花腔,重声腔、咬字,唱段多愤世之作;北路是以邓九如为代表的邓派,善用方言俚语,于纯朴中见幽默,平易中求韵味;东路则是以商业兴为代表的商派,唱腔优美,富有变化。

声音23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