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文三和疗法

98
“三和疗法”就是把治疗骨伤病、疼痛病和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轻手法正骨、软组织松解、脏腑经络调理等中医外治的方法)融合在一起演变发展成的一种方法。
《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篇》提到:古人治病,是用砭石、艾灸、针刺、毒药、导引、按跷等五种方法杂合而治,而不是只用一种方法来包治百病。虽然我们轻手法正骨的学员主要治疗的就是一些骨伤类的疾病,但也会遇到一些其他的疑难杂症。其实治疗这些疾病没有各位想象中复杂,主要是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骨关节错位的问题:骨关节错位会导致出现疼痛或者功能障碍,同时也是引发各种颈腰椎病的主要原因,另外,脊椎的错位还会引发一些内科的问题;

第二,肌肉或软组织的问题:肌力的不平衡是导致骨关节慢性移位的主要原因,另外肌肉的紧张痉挛也会压迫从肌肉附近或者其中穿行的血管和神经,出现局部发凉和神经受压迫所引起的四肢麻木等症状;

第三。脏腑经络方面的问题:其实这一点我们的轻手法正骨四大理论核心早就指出,脏腑功能失调是导致骨关节移位的内在原因,这一理论张志文本人是在全国正骨界首次提出的。同时调整相关的脏腑经络平衡也是治疗一些疑难杂症的主要治疗方法,单就治疗大部分的骨伤病来说,也是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比如说一些腰痛的患者如果存在肾虚的情况,那么无论怎么整骨也都很难让疗效稳定。再比如,一些颈椎病的患者,脖子怕凉,晚上睡觉都要带围巾,这种情况属于阳气不能上达,我想象不出除了调整经络脏腑平衡的方法之外还能用什么方法来治疗。

以上三个方面实际涵盖的范围甚广,道家有一个说法:“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三个方面也是包罗万象的。正骨的流派很多,有时候我们治疗不同的骨关节问题,需要用到不同流派的手法,软组织这一块包含的也很多,比如通过手法按摩肌肉的起止点、肌肉拉伸、小针刀或者刃针疗法、圆利针疗法等;调整脏腑经络的方法就更多了:手法类的、针法类的、中药的内服和外敷等都属于调整脏腑经络平衡这一类。可以说,把这三个方面融合而为一的“三和疗法”确实是治疗一切的骨伤病、疼痛病和众多疑难杂症的终极解决方案。

相信“三和疗法”的推出,能够解决原先轻手法正骨的不足和欠缺,尤其是单靠轻手法正骨治疗疾病的种类有限和疗效不持久的问题,会使我们的学员更容易从保健转型为医疗型。

张志文的“三和疗法”中的轻手法正骨:力度轻柔,安全高效;对于软组织损伤讲究的是精准,先准确找到损伤软组织的位置,而后选择用手法或者刃针等最有效的方法;而关于脏腑经络的调整,更是“三和疗法”的精华所在,这也是我研究时间最长的,采用人迎脉和寸口脉的对比来准确找到经络升降平衡失调的关键,再根据“大道至简”的方法来达到立竿见影的疗效,而这也是最能体现“治病求本”思想的精髓所在。
声音1评价0
专辑主播

43190

简介:【张志文】轻手法正骨/祖传医术见功底,真才实学显真章!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张氏轻手法正骨术》 张氏轻手法正骨术以力度轻柔,辩证准确,手法精准为其特色,其传承人张志文注重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在正骨界首次提出脏腑功能失调是导致骨关节移位的内在原因,并结合筋骨并重的理念,创立了把轻手法正骨,软组织松解,脏腑经络调整融合在一起的“三和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