怦然心动的整理干货

1.9万

我特地查了一下,首次在喜马拉雅发布录音是2016年6月,不记得当时是什么契机,估计一时想重温广播的旧梦,随心所欲录些鸡汤。但与其说分享给听众,可能更多只是给自己听。喜马拉雅就像一个抽屉,存储着我的只言片语。五年录了五十条,平均一年十条实属不算多产,我的手机里此前甚至没有下载喜马拉雅app。

 

这个习惯在近一年发生了变化,当我偶然在手机里下载了app后才发现,原来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抽屉,而是一个有趣的社交平台,活跃着的也不仅仅是字正腔圆的主播,还有各种音色各异见多识广的素人。最重要的是,听他们的节目,我反而没有那么挑剔语音语调,而是沉浸在他们表达的内容里。正因为他们的节目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反而让他们讲述的故事显得更真实可信。

 

于是,岁末年初那阵我也想录个第一人称的小说,还凑巧碰上个原创作者搭档,开始隔三差五的录制,也算是更新比较频繁的一段时间。可惜好景不长,他的半途而废导致我只能草草收场。因此这次新开的专辑,为确保自己不虎头蛇尾,我特地全部录制剪辑完毕才开始写这篇序言,确保每天更新发布。之所以选择收纳这个话题,当然是自己对这项家务还算有兴趣,借录制正好重读了一遍相关书籍,也算是补充一点理论来结合实际。而且我不是纯粹的照本宣科,而是挑选录制的干货,应该对日常收纳有一定的指导参考作用。

 

当了一段时间喜马拉雅听众,我终于发现了几条和过去做广播节目不同的规律。首先,因为广播电台一旦出现几秒钟的静音,会被认定为播出事故。所以多数主播在直播时会准备垫乐,以备自己在需要喘口气时不会空播,于是养成了一种仿佛节目没垫乐就不行的习惯。但在网络节目中,我发现多数人的垫乐都是噪音,单纯的听人讲话就很好,所以这次我没加垫乐。不仅如此,我也没加片头,和固定开场白结束语,因为当我成了听众才发现,睡前连续收听三五分钟一集的网络节目,大段重复的信息反复出现让人生厌。最重要的是,从前听广播好像很容易被主播的音色和个性吸引,但现在听网络节目我才顿悟内容为王的道理,别说普通话不够标准轻重音格式有问题,就算有严重语音缺陷的人,也能用内容打动我。相比我过去的认知,这简直太不可思议!

 

说了这么多前言,也是时候进入正题,我是雅琦,新浪微博关注@主播yq,和你一起开启怦然心动的收纳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