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先秦部分)

174

本课程讲授中国哲学从远古至近代的历史开展,介绍了数千年岁月中诸多的哲学家、哲学派别和哲学典籍,展示了中国哲学历史的基本线索、丰富内涵和智慧启迪,使学习者能够真切感触到中国哲学的生命之流和古今之变,对中国哲学历史有一个较系统、较完整、较清晰的了解和把握。


课程概述


(一)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与学,使学习者对中国哲学在先秦时期的发生发展历史有一个较系统、较完整、较清晰的了解和把握。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本课程属于全日制大学本科哲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中国哲学在先秦时期的历史开展为主线,着重介绍先秦时期的重要哲学家、重要哲学派别、重要哲学典籍和他们的哲学思想。用本课程前辈学者的话说,这种思路对教师来说是“牵藤结瓜”,对学生来说则是“顺藤摸瓜”。所谓“藤”,指这一时期哲学开展的主线;所谓“瓜”,指这一时期的重要哲学家、重要哲学派别、重要哲学典籍和他们的哲学思想。在教与学中,教师与学生都要把握好这种“藤”与“瓜”的关系。

为了适合MOOC课程的教学要求,使学习者能够在时间相对分散的条件下进行合理而有效的学习,现将“中国哲学史”课程按中国历史进程及中国哲学发展特点,划分成先秦、秦汉至隋唐、宋至清中叶、近代4个部分,每个部分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以35左右课时进行讲授。

为了让学习者对中国哲学的来龙去脉有较系统、较完整的了解,首先开设的是“中国哲学史(先秦部分)”课程。以后,将依照历史顺序继续开设“中国哲学史(秦汉至隋唐部分)”、“中国哲学史(宋至清中叶部分)”、“中国哲学史(近代部分)”等课程。学习者在对这四门课程进行学习后,也就达到了对全部“中国哲学史”课程学习的目的。

“中国哲学史(先秦部分)”课程以中国哲学在先秦时期的历史开展为主线,着重介绍中国哲学发生和形成时代的重要哲学家、重要哲学派别、重要哲学典籍和他们的哲学思想。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习者对中国哲学的历史源头,有一个较系统、较完整的了解和把握,为进一步了解和学习以后的中国哲学史内容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四)课程教学传统:本课程是武汉大学哲学系在漫长历史岁月中所培养的一门优质本科基础课程,有着长达80多年的悠久教学传统,凝结着武汉大学几代中国哲学研究者的心血与智慧,并产生了有全国性影响的成果。早在20世纪30年代,著名哲学家范寿康教授即在珞珈山下主讲本课程。自20世纪50年代起,著名哲学史家萧萐父、李德永、唐明邦三先生开始讲授这门课程。进至20世纪80年代,在萧、李、唐三先生指导下,萧汉明、田文军、郭齐勇、李维武、徐水生等新一代教师接讲本课程。1994年、1997年、2002年,本课程三次连续被评为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质课程。1997年,本课程教学成果“中国哲学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获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湖北省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本课程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13年,本课程评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五)课程教学团队:本课程拥有实力强大的优秀教学团队,主讲教师有李维武教授、郭齐勇教授、徐水生教授、吴根友教授、丁四新教授、文碧方教授、秦平副教授;教学辅助教师有刘乐恒博士、连凡博士、郑泽绵博士。课程负责人是李维武教授。


授课目标

“中国哲学史(先秦部分)”课程,以中国哲学在先秦时期的历史开展为主线,着重介绍中国哲学发生和形成时代的重要哲学家、重要哲学派别、重要哲学典籍和他们的哲学思想,使同学们对中国哲学智慧的发生和中国哲学历史的源头,特别是对其基本线索和主要环节,有一个较系统、较完整的了解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