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烈士传——刘重民传| 用生命谱写革命之歌

418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14.90 喜点

作品简介:

遵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写党史人物传记的手法客观真实地记述了八位雨花台烈士的人生轨迹和革命事迹,再现了雨花台烈士光辉的革命的一生,充分展示他们的崇高精神。陆亚著的《刘重民传》是其中之一。


书摘:

江都县位于江苏省中部,境内长江、京杭大运河、通扬运河纵横,是苏北地区的水利枢纽和交通要道。1902年,刘重民就出生在这里的一个小村庄——仙女镇陈行村大刘庄。当这个男婴呱呱坠地时,他的母亲李氏欣慰地舒了一口气,父亲刘祝三因为紧张的等待而变得凝重的脸上也终于展开了笑颜。夫妻俩对于新到来的小生命,感到欢欣鼓舞。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女儿,但在当时的中国,重男轻女风气极为浓厚,农村尤甚。因此在大多数家庭眼里,生一个男孩,才是光耀门楣的事。刘重民刚出生时,家里为他取名“刘盛宝”。他们对这个孩子,确实视若珍宝,用无尽的爱,呵护他长大成人。
  刘重民出生那年,中国还处在腐朽的清政府统治之下。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条约中包含了一系列苛刻的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条约签订以后,中国的主权遭到比此前更严重的侵犯,巨额的赔款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苦难。满目疮痍的中国,孤立无援地面对侵略者的铁蹄,一次次经历战火的蹂躏,已是伤痕累累,不堪一击。
  在内外交困、危如累卵的形势逼迫下,清政府无奈采取了一些应变措施,力求缓解危机,维持其摇摇欲坠的统治。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仓皇逃往西安。1901年初,尚逃亡在西安的慈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发布了一道“变法”的上谕。上谕提出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政策,政府统治应顺应时事加以革新。上谕中称,国家弄到如此田地,是近数十年来积习相仍、因循粉饰所致,指出了旧习太深、文牍主义、压制人才等弊端,要求军机大臣、大学士等高级官员,就如何富国强兵、选拔人才等,各举所知,各抒己见。自“变法”上谕颁布,众多高级官员纷纷条陈上奏,提出关于改革制度及行政管理的意见。清政府由此相继推行一系列新政措施。“清孝钦后之回銮也,复貌行新政,以敷衍人民,然绝无诚意。”刘重民出生时,正是清政府“貌行新政”之时。
  江都气候温湿,土壤肥沃,为农业种植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但雨涝、干旱等自然灾害,也时常给靠天吃饭的当地农民带来灾难。像千千万万普通的中国劳动者一样,刘重民的父亲刘祝三起初在大刘庄务农,过着早出晚归、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母亲李氏是传统的农村妇女,除了帮刘祝三做做田里的活计,就是在家操持家务。她勤劳善良、俭朴整洁,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1903年,在刘重民尚未记事的时候,刘祝三在南京新街口开棉花席子店。中国的农耕文明孕育了安土重迁的乡土观念,这种观念使人对土地有一种深厚的依赖和眷恋,希望落叶归根,不愿背井离乡。刘祝三选择离开故土,迁居南京,且是在儿子十分年幼的时候,究其原因,应该是生存压力所致。20世纪初的中国,饱经战乱之苦,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农村中水、旱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加上匪患不断,租税繁重,农民们食不果腹,朝不保夕。大量农村人口流动到其他地区,到上海、南京等大城市谋生。刘祝三的迁居也是为生活所迫,不得已而为之。

声音47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