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泉州南音,弦管,南管)

45.6万

泉州南音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汉族古乐。起源于唐,形成于宋,主要流行于闽南及台湾、南洋群岛华侨居住地区。泉州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被称为汉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唐代琵琶普遍用拨子,且是横抱姿势,泉州南音至今保持这一遗制。南音中所用的“拍板”及其演奏方式与敦煌壁画中的伎乐图一样。南曲主要流行于泉州市、闽南晋江南安安溪、永春、龙溪和厦门市,在台湾及南洋群岛华侨居住的地方也很盛行。       

南曲音乐包括“指、谱、曲”三类,记谱方法与众不同,乐队组合分“上四管”和“下四管”两种。

南曲音乐包括“指、谱、曲”三类:

“指”是有词有谱和注明 琵琶指法的大曲。

“谱”是无词而有琵琶指法的器乐演奏谱。原有十三大套,后增至十六大套;南曲十六大套“谱”,以“四”(四时景)、“梅”( 梅花操)、“走”(八骏马)、“归”(百鸟归巢)四套最为著名

“曲”即散曲(亦称草曲),在南曲音乐中占有很大比重,不下于千首。

南曲使用的工尺谐与众不同,是一种独特的谱式,以“X(尺字的俗写)、工、六、士、-”。这五字依次代表“宫、商、角、徵、羽”。采用 固定唱名法


南曲的乐队组合有固定的形式,分“ 上四管”和“下四管”两种。

①上四管又分“洞管”和“品管”两种不同组合:

洞管—— 洞箫、 二弦、 琵琶、 三弦、拍板五种。

品管—— 品箫(即笛)、二弦、琵琶、三弦、拍板五种。

②下四管乐器有南嗳(中音 唢呐)、琵琶、三弦、二弦、响盏、狗叫、铎( 木鱼)、四宝、声声(铜铃)、扁鼓,共十种,故又称“十音”。在惠安一带有用云锣、 铜钟、小钗和笙等。

上四管属 丝竹乐队、下四管属吹打乐队。                                音频原创:769闽南文化             769闽南文化发起人李志城,致力于闽南文化传播和发展。

声音122评价11
专辑主播

375610026.9万

简介:所谓**,即非**,是名**。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遍计所执性,如梦幻泡影。无生义若存,法眼恒不灭。 发愿推广缠论文化,弘扬佛陀慈悲精神。 电台内容和图片部分源于相关书籍和网络,著作权属于原创及法律归属方。(如有侵权,请私信我,我会及时删除)。 感恩所有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