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南音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汉族古乐。起源于唐,形成于宋,主要流行于闽南及台湾、南洋群岛华侨居住地区。泉州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被称为汉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唐代琵琶普遍用拨子,且是横抱姿势,泉州南音至今保持这一遗制。南音中所用的“拍板”及其演奏方式与敦煌壁画中的伎乐图一样。南曲主要流行于泉州市、闽南晋江、南安、安溪、永春、龙溪和厦门市,在台湾及南洋群岛华侨居住的地方也很盛行。
南曲的乐队组合有固定的形式,分“ 上四管”和“下四管”两种。
①上四管又分“洞管”和“品管”两种不同组合:
品管—— 品箫(即笛)、二弦、琵琶、三弦、拍板五种。
②下四管乐器有南嗳(中音 唢呐)、琵琶、三弦、二弦、响盏、狗叫、铎( 木鱼)、四宝、声声(铜铃)、扁鼓,共十种,故又称“十音”。在惠安一带有用云锣、 铜钟、小钗和笙等。
上四管属 丝竹乐队、下四管属吹打乐队。 音频原创:769闽南文化 769闽南文化发起人李志城,致力于闽南文化传播和发展。
听友244790163
一一人一一11一一起一一人一
www0mmm
好人一生平安好人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