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全本精读讲义 |《大学•中庸熙解》

492

在《中庸》的讲述中,作者独创地运用现代数学中的波函数图,并对应“太阳系示意图”进行辅助解读,使用过这本教材的学生们都大呼学习国学原来和学天文、自然一样好玩呢!国学不再高不可攀,高深莫测,而是可亲、可敬、平易可及的。


本课程全部“熙解”环节,灵活运用流程图、逻辑结构图形式,将经典的精髓内涵非常直观呈现在读者面前,既有理科生的超强逻辑思维,又有文科生的敏锐直觉,每一段“熙解”就如同一篇篇条理清晰、一目了然的“阅读理解”作业绝。




《中庸》精读师资班讲义

主讲:上海熙华国学研究院 院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品:熙华国学院、熙华影音、熙牛多媒体


主讲简介:文之武 先生

文之武 先生,本名 王志斌,字 文之武,号 狮仙。上海熙华国学研究院院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传统文化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具有IT、媒体、金融、国学多个领域丰富知识与阅历,致力于将中华传统文化精髓融入现代生活。推动创办了少儿公益互助国学“熙计划”,公益师资班,积累了丰富的国学教育经验;多年来一直任教“学庸论语”国学师资班,在全国范围内培养了数百位优秀国学师资。主持编撰熙华国学院《论语》《大学》《中庸》《道德经》“新四书”系列国学教育经典教材。其著作《论语熙解》、《大学•中庸熙解》、简帛对照本《道德经熙解》更是将传统经典中最积极、乐观、进取的精髓呈现出来,道一以贯之,紧密联系生活进行解读,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作者认为,古代先贤的经典著作,都是自带立体感的。比如《论语》,每一句话单独看都具有哲理,连句成段可以阐述一件事情,连段成篇,每一篇又形成一个主题,各个篇章之间的主题组合还有一个更大的逻辑结构。而《大学》《中庸》的思想与《论语》结合,又像一栋大厦,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的角度来审视,都非常完美。所以“熙解”系列力图还原到先贤的思想框架之中,创新地将《论语》《大学》《中庸》三部书的逻辑结构全面梳理了一遍,以通俗易懂的流程图、逻辑结构图形式,非常直观呈现在今人面前,让读者学习经典不再迷茫如雾里看花。


《大学·中庸熙解》将看似割裂、碎片化的言论和篇章,还原组合起来后,才发现它背后其实是一个更宏大的叙事,而且文以载道,道在事中。这在经典解读学术界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所以“熙解” 摒弃了以往学界沿用的朱熹版《四书章句集注》采用的将经典割裂成碎片,容易造成断章取义的分章解读方法。“熙解” 在保持经典原文原字不增删、主要次序不变的基础上,根据原文各板块阐述的主题进行了重新分段,并对原来部分语句重新标点断句,使文章的主题表达和语句更加逻辑清晰,通顺流畅。

经过这样的编辑优化,读者更能从整体上把握“道一以贯之” 的精髓, 培养全局逻辑思维。“熙解” 经典系列历十余年研究而著成,并将其作为上海熙华国学研究院内部教材,结合首创的读、写、思、行四维教学法,经过上海熙华国学研究院公益国学班数年教学实践的检验、优化,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员的欢迎和高度评价。


令人耳目一新的经典课程,还等什么,赶紧学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