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音乐厅-厦门大学美育课程

684

我为什么开设《走进音乐厅》这门课

同学们,这是我第一次开这类课程,国内外也很少以音乐会现场形式开设的系统课程。把舞台搬上讲台是我和我的同事们组织这门课的初衷。我在音乐系首先是一名教师,讲台是我工作的阵地;与此同时我又是一名指挥,我曾带领厦大音乐系管弦专业的同学组建的交响乐团活跃在厦大校园及国内的各大舞台。国家大剧院、深圳保利剧院、厦门保利剧院、厦门闽南大戏院等先后留下过厦门大学交响乐团专场演出的身影。第五、第六届全国及福建省的大学生艺术节的决赛现场,一等奖的颁奖台上曾经留下我们厦大学子的脚印。

在这门课上,我会分别的课上带领交响乐团、合唱团、舞蹈团、室内乐团、钢琴与双钢琴与四手联弹等向大家展示具有不同形式、不同体裁的风格与魅力;向大家展示中国特色、中国世俗风情与生活的独特画卷(当然也有一些经典,象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贝多芬四重奏等)。我坚信,只有将最鲜活的音乐形式给听众以美的享受。

众所周知:再保真的音箱也无法还原音乐会的那种“现场感”。因为在现场,我们能感受到演奏家的呼吸、气场。那种空气中宛如弥漫在音乐厅的那种音乐之光。犹如:电视看球虽然看的更清楚,但终究无法代替现场足球时的狂热。将这么多艺术形式带进课堂这种成本不可想象,倘若聘请职业乐团,一场高达几十万的高昂演出费演出,不是一门课程所能承担的。更加另我激动的是,在各方面的努力下,这个想法将在我们手中实现。

在学校及学院的支持下成立的厦门大学交响乐团自2016年开始便在校园开始各大型的演出,至今已过百场。五、六年来我们承担过2017年金砖会议期间,彭丽媛教授携六国夫人的厦大专场;我们也带着我们的交响曲《自强》交响曲(作曲家黄安伦专门为厦门大学90周年校庆,题献给校主陈嘉庚的一部交响曲)及由我本人创作的交响合唱《和平颂》走进最高艺术殿堂国家大剧院;我们曾带着红色经典《江姐》从音乐厅走向乡村;我们也曾在厦门大学百年校庆期间献演过四幕原创歌剧《陈嘉庚》;如果你是一名音乐爱好者,相信大家一定留意过我们的身影。长期以来,我们只有一个目的:让厦大更加充满艺术的气息,让厦大学子能够享受到与音乐的美好。

我和我的同事们及同学们讨论过我们工作的意义。一方面,我们要培养专业的艺术工作者、教育者。他们需要广博的音乐知识、理论;他们需要精湛的演奏技术。更加重要的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向更加广泛的非音乐工作者传播经典音乐的希望之光,他们不需要音乐专业的一切,但,需要音乐的兴趣;需要欣赏音乐的耳朵;这就足够了;生活中,艺术无处不在。让我们的生活充满艺术、充满了诗意岂不是更好,我想,这也是教育部、及学校今年大力提倡美育教育的初衷之所在。

走到音乐厅来吧,愿经典音乐成为你美好生活中的一部分。这门课只是一个开始,愿他成为您走进经典音乐、享受美好艺术、美好音乐的敲门砖。倘若能激发你们对音乐的兴趣,我的这门课目的也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