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卷

78
我国小说的创作可上溯到战国,从早期的史书故事、志怪书、诸子书,到唐人传奇、宋代话本再到明清小说,其发展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五四新文化运动则开辟了短篇小说的新局面,将其与传统小说彻底区分开来,形成现代独立的一种新文学形式。这其中最重要的人物便是鲁迅。他1918年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狂人日记》可称上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中国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小说。随后又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呐喊》与《彷徨》,并以《伤逝》为中国现代小说开辟了一条诗意抒情的蹊径。可以说中国现代短篇小说发端于鲁迅,也成熟于鲁迅。其后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作便以整个世界文学作为参照和借鉴,沿着多流派、多样式、多风格的多元化进程发展。陆续出现了郁达夫、叶圣陶、张天翼、施蛰存、沙汀、沈从文,萧红、丁玲,艾芜、老舍,张爱玲等一批代表作家及优秀作品。五十年代后,大陆的短篇小说的创作贴近现实政治,主要以现实主义为主,以“山药蛋派”的赵树理、周立波,以及“荷花淀派”的孙犁较为突出。港台作家则着力于审美形式的追求,尤以白先勇的《游园惊梦》为其中翘楚。进入八十年代,大陆短篇小说如梦初醒,多种文学形式一时并起,其中以“寻根小说”和“先锋小说”最具有代表性。大大拓展了当代小说的表现力。
声音2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