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629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夏阳(今陕西韩城南芝川镇)人,公元前145年生于龙门。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司马谈一直想效法孔子写作《春秋》的精神,写一部体系完整的史书,可惜他只做了一些准备工作,便病逝于洛阳。司马迁身为太史公,有完成记载上代历史的任务。他在《太史公自序》中指出身为太史的职责是说:“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不述,隳先人所言,罪莫大焉。”因此,司马迁一心秉承先人世传及“述往事以思来者〞的责任感,决心撰述《史记》。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有本记20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共130篇,50多万字,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本纪为《史记》全书的总纲,起提纲挈领的作用,以编年为体,记载历代帝王的世系,年代久远的以朝代为主,年代稍近的以帝王或实际当权者为主。世家以编年为体,记述王侯封国、开国功臣和有特殊地位、特殊影响的人物。其事或许并非牵涉全国,但与某一封国或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有巨大影响,多数可视为国别史。列传对本纪起了充实的作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物传记,有一人一传的专传,有两人或数人的合传,琐记人物范围极广,涉及社会各个阶层;另一类是对外国或国内少数民族的记载,涉及中外关系史和国内民族关系史。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传”,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是古代史书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史记》与后来的《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史记》开创的纪传体体例在史学体系上是影响极为深远的创举。从此以后,从班固的《汉书》到民国初期的《清史稿》,近2000年间历代所修正史,尽管在个别名目上有某些增改,但最重要的纪、传,都无一例外的沿袭了《史记》体例,而使其成为传统。《史记》作为“二十四史”之首,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