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

2648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位女作家,她一身才华却一世飘零。她十几岁时离家出走,颠沛流离,甚至在身怀六甲时遭遇男人的离弃。她就是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萧红。


上世纪30年代,在战乱的香港背井离乡,疲惫不堪的萧红饱受病痛折磨,生命弥留之际,呼兰河镇祖父家里的后花园是她最后的深情回眸。怀着对故乡的思念,萧红写完了《呼兰河传》,并在香港《星岛日报》连载了三个月。遗憾的是,萧红本人并没有看到文字成书。19421月,他病逝于香港的医院,年仅31岁。


萧红的童年黯淡孤零,父亲贪婪而失去人性,母亲也常常打她。好在有她的祖父以及家里的后花园,让她体会到了人生除掉冰冷和憎恶之外,还有温暖和爱。


萧红将生平所受的悲和苦藏于呼兰河底,任其暗流涌动,但在《呼兰河传》中,她保持着孩童般的视角,在悲苦中夹带着一串欢乐和温暖。


呼兰城是一座热闹而偏僻的小城,这里的人们都很佛性,有饭吃,有衣穿,有茶余饭后的谈资,便是满足且充实的一生。除了佛性,小城的人日子过得很艰苦,人们都在努力挣扎,袅袅升起的烟火中,有着抹不去的无奈和悲凉。


要是受伤了、生病了就请大神来跳一跳。生了孩子就让他自然而然地长,能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得算。老了就老了,走不动了就瘫着。看不清了就不看,咬不动了就整吞。要是有人死了,亲属哭完了,把人埋葬后,回家照旧过着该干嘛干嘛的日子,还能有什么法子呢?贫穷之下,哪有心情思考人生的意义,命运给的都得接着。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萧红笔下的呼兰城。



声音54评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