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泰勒

1135

在西方课程理论发展的历程中,“泰勒原理”的诞生是现代课程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西方课程思想谱系庞杂、源远流长,早在古希腊时期,有一个团体专门以教授青年人为己任,他们能言善辩、广收门徒,被称为“智者学派”。据记载,“智者学派”以三门课程教授学生,即文法、修辞、逻辑。这就是西方古代的“三艺”。此后,苏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图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四门课程,即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这被称为“四艺”。“三艺”和“四艺”被后人并称为“七种自由艺术”,也就是著名的“七艺”。“七艺”影响了西方课程几千年的发展,直到今天我们也能在西方的“博雅教育”中找到“七艺”的影子。但是,直到近代科学技术发端之前,西方的学校课程几乎都是以语言为中心的人文主义课程,18世纪之后,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迅速发展,科学课程才逐渐进入学校课程领域,由此丰富了学校课程的内容和形式。进入19世纪,人们对儿童的认识和儿童心理的研究进一步得到提升,学校课程的种类更加丰富多样,如福禄贝尔(Friedrich Frobel,1782-1852)的幼儿课程、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的活动课程等。在这种情况下,西方课程研究开始探讨如何有效地开发学校课程,而“泰勒原理”的出现,则是前期有关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正如泰勒所用的书名一样,他致力于探讨“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