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

441
《大学》第一课

大学第一课,人生活着的意义何在

【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译文】《大学》原本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一篇文章,汉朝至唐以前的学者,并没有予以特别地重视。大学之本意在于培养贵族子弟,使其在将来执政之时,懂得如何爱护百姓。如郑玄所言:

《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

佛教传入后,其思想系统日益完备,信仰的人也越来越多,而佛教消极方面的影响也日益显现。为与佛教相抗衡,唐代学者韩愈提出以《大学》为纲领的理论体系,他的弟子李翱也提出以《中庸》学说来对抗佛教,《大学》、《中庸》因此被提高到与“六经”同等的地位。到了宋代,经过程颐、朱熹的努力,《大学》《中庸》的地位最终得以奠定。故《章句》言:

大学者,大人之学也。

大学也就成为大人之学、成人之学,以区别于小学。何谓小学?朱熹言:

人生八岁,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

小学侧重于具体的礼俗、技能训练,而大学则是内修外治之学问。然则何谓大人?《易经·乾文言》言曰: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如何成就大人之学?《大学》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即提出三纲领。

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是彰显之意;第二个明为形容词,光明的德行。《朱子语类》言:

光明正大者,谓之明德。

如何彰显自身的光明德行,没有捷径,唯一之途径即学。张居正言曰:

人心有生以后,为气禀所拘,物欲所蔽,则有时而昏,故必加学问之功,以冲开气禀之拘,克去物欲之蔽,使心之本体,依旧光明。譬如镜子昏了,磨得还明一般,这才是有本之学。

亲民。亲近爱护百姓,是为政者的职责所在。孔颖达注云:

在亲民者,言大学之道在于亲爱于民。

进一步讲,则是如何处理我与人之间的关系,钱穆言曰:

人生多福在能通人我。其能侍奉人供养人者亦是福。如父之慈子之孝皆是,故有婴孩,有耄老,即一家之福。范仲淹为秀才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忧天下之忧,此即其心之大通,此即其生之多福矣。中国人之人生哲学主要在此,其心理学主要亦在此。此即《大学》所谓在明明德,在亲民也。

止于至善。这是人生最终所要达到的圆满境界,也就是人生的终极意义或者说是目标所在。止,不仅是停止,而是要抵达。抵达那善之圆满境界,永居于其中,如张居正所言:

止,是住到个处所不迁动的意思。譬如赴家的一般,必要走到家里才住,这才是学之成处,所以《大学》之道,在至于至善。

在追求至善的过程中,每个人能走多远,达到何种境界,就要看其自身的天赋与际遇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明明德在于自立、自达、自成,亲民,在于立人、达人、成人,至善则是所要达到的最高之境界。由明明德而至于亲民,最终止于至善。即由己及人,由内而外,使得每个人都得以安顿。

这一境界虽难达到,却也正是儒家精神的可贵之处,坚定信念,积极入世,不懈地进化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