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组曲

1.2万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生于1903——卒于1942)。

《法兰西组曲》创作于历史的战火之中,而且与众不同的是它是犹太裔作者身陷法国生命最后的且战且写。
在第一部《六月风暴》中,它以白描的方式描绘了一九四零年巴黎大逃亡,法国几乎所有的家庭都卷入了这悲剧性的混乱之中。作者没有放过巴黎大逃亡中不计其数的怯懦,同样也没有放过人民在这场逃亡中所显现出的团结一致的微弱火花。画面中有被情人抛弃的情妇,有被粗俗平民恶心坏了的大资产阶级,有堵塞了法国各条公路、在突如其来的轰炸中受伤而被丢弃在农庄的伤者……这无疑是一幅崩溃巅峰的众生群像图。

接着在第二部《柔版》,大逃亡节奏忽而转向柔缓,凝聚到法国投降后的一个小镇。正如书中人物德国布鲁诺所说:
“夫人,您有没有听说过那种南部海域的飓风?它们形成圆圈,边缘由暴风雨组成,飓风中心是不会移动的,一点都不动,以至于处在这飓风中心的小鸟儿或蝴蝶根本不会受到飓风的侵扰,它们的翅膀都不会被吹皱,而就在周围,暴风雨却横扫一切。瞧瞧这座屋子!瞧瞧现在正在喝富隆迪涅昂的葡萄酒、品尝饼干的我们,再想想世界上发生的事情!”
德国人占领了这块麻木而惊恐的土地。和其他很多地方一样,布西小镇不得不迎来德军的进驻。占领边的出现激化了社会矛盾和居民的挫败感,然而占领者和被占领者之间微妙的冲突和温暖也开始出现。较之上一部,《柔版》人物相对减少,笔力集中,甚至出现了一段沉静的爱情。而这一切又和第一部种种伏笔应和得天衣无缝......
我们不得不感叹,在这样一个读者几乎已经忘记古典小说家魅力的时代,内米洛夫斯基用她生命最后几年的痛苦和光彩夺目的绝世才华,以虚构世界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那个曾经的那样真实的过去:人物、事件和背景。

声音53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