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雷洛夫寓言

1757
具体介绍:
《克雷洛夫寓言》是俄国文学家克雷洛夫创作的寓言集,包括203篇寓言,于1809年2月24日首次出版。
作品大致可分为三类:1.揭露沙皇,讽刺嘲笑统治阶级的专横、寄生、无知等。2.反映剥削。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对人民优秀品质的赞美,对人民力量的信心。3.反映现象,得出人生哲理,富含道德训诫意义。[1]
这些寓言有着较强的人民性和现实性,蕴含着他自己的以及从父辈们那里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全部生活智慧和实际经验。他的寓言都以诗体写成,语言优美、寓意深刻,常借动物和植物和形象,反映广泛的社会生活,刻画社会上各种人物的复杂性格,抒发自己的民主思想,具有一种特殊的感染力。

内容简介:
《克雷洛夫寓言》是俄国文学家克雷洛夫创作的寓言集,包括203篇寓言,于1809年2月24日首次出版。
作品大致可分为三类:1.揭露沙皇,讽刺嘲笑统治阶级的专横、寄生、无知等。2.反映剥削。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对人民优秀品质的赞美,对人民力量的信心。3.反映现象,得出人生哲理,富含道德训诫意义。[1]
这些寓言有着较强的人民性和现实性,蕴含着他自己的以及从父辈们那里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全部生活智慧和实际经验。他的寓言都以诗体写成,语言优美、寓意深刻,常借动物和植物和形象,反映广泛的社会生活,刻画社会上各种人物的复杂性格,抒发自己的民主思想,具有一种特殊的感染力。

内容简介
克雷洛夫的寓言故事既富有诗情画意,又充满戏剧性。他的寓言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2]
一、揭露沙皇专制统治,讽刺嘲笑统治阶级的专横、寄生、无知。有的描写了强权者的专横无理,揭露了在强者面前弱者永远有罪的强盗逻辑,如《狼和小羊》《狮子分猎物》《狼和鹤》;有的揭露了统治者欺压百姓的狡诈伎俩,如《象总督》《看守蜂箱的熊》《狐狸建筑师》《野兽大会》等;有的揭示了沙皇专制制度下法律维护统治者的虚伪本质,如《梭鱼》《农夫和羊》《农夫与大江》等;有的抨击了统治者贪污受贿、寄生、无知、无能、任人唯亲等种种丑行,如《狐狸和旱獭》《长尾猴和眼镜》等;有的更是把矛头直指沙皇本人,如《杂色羊》等。
二、反映被压迫者的无权和受剥削,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赞美人民的优秀品质,坚信人民的力量。《鹰和蜜蜂》通过蜜蜂赞美了默默无闻从事低贱劳动的人们,颂扬他们“为共同利益而工作”,不想突出个人的崇高精神。劳动者虽然默默无闻,生活在底层,可是他们有着无穷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他们供养着整个社会和统治者,《树叶和树根》深刻揭示了这种辩证关系。而反映1812年卫国战争的寓言《狼落狗圈》,不仅揭露了侵略者的面目,更是表现了俄罗斯人民奋起打击侵略者的坚定决心和伟大力量。
三、揭示日常生活蕴涵的人生哲理,富含道德训诫意义。克雷洛夫运用幽默讽刺,批判嘲笑日常生活中的人们身上存在的种种缺陷,总结人生经验,进而告诫人们应该如何完善自己。诸如告诫人们要有自知之明(《蛤蟆和犍牛》),要谨慎对待友谊(《树木与火》《狗的友谊》),要谦虚好学(《梭鱼和猫》),要善于看到别人的优点(《鹰和鸡》),做事要适可而止(《杰米扬的鱼汤》),要协作一致才能办好事(《天鹅、梭鱼和大虾》),要有柔韧不屈的品格(《橡树和芦苇》)等。[2]
作品目录
克雷洛夫寓言俄文版目录表
第一卷二十二篇
1 乌鸦与狐狸;2 橡树和芦苇;3 歌手;4 乌鸦和母鸡;5 珠宝匣; 6 青蛙和犍牛;7 挑剔的待嫁姑娘;8 帕耳那索斯山;9 神山;10 矢车菊;11 小树林与火;12 黄雀与刺猬;13 狼和小羊;14 猴子;15 山雀;16 毛驴;17 猴子和眼镜;18 两只鸽子;19 金币;20 娶了三个妻子的人;21 亵渎者;22 鹰和鸡
第二卷二十三篇
1 青蛙想要一个国王;2 狮子和豹子;3 官员和哲学家;4 兽国的瘟疫;5 狗的友谊;6 分红;7 木桶;8 狼落狗舍;9 小溪;10 狐狸和旱獭;11 过路人和狗;12 蜻蜓和蚂蚁;13 撒谎者;14 鹰和蜜蜂;15 兔子狩猎;16 狗鱼和猫;17 狼和杜鹃;18 公鸡和珍珠;19 农夫和雇工;20 大车队;21 乌鸦;22 大象当官;23 驴子和夜莺
第三卷二十一篇
1 承包商和鞋匠;2 遭到不幸的农夫;3 主人和老鼠;4 大象和哈巴狗;5 老狼和小狼;6 猴子;7 口袋;8 猫和厨师;9 狮子和蚊子;10 菜农和空谈家;11 农夫和狐狸;12 幼狮的培养教育;13 老人和三个年轻人;14 树;15 鹅;16 猪;17 苍蝇和赶路人;18 雄鹰和蜘蛛;19 母鹿和托钵僧;20 狗;21 鹰和田鼠
第四卷二十篇
1 四重奏;2 树叶和树根;3 狼和狐狸;4 风筝;5 天鹅;狗鱼和大虾;6 椋鸟;7 池塘与河流 ;8 特里什卡的长衫;9 机械工程迷;10 大火与钻石;11 隐士与熊;12 花;13 农夫和蛇;14 农夫和强盗;15 好奇的人;16 狮子分猎物;17 马和骑手18 农夫与河;19 仁慈的狐狸;20 村社大会
展开全部
创作背景
克雷洛夫生活的年代经历了18世纪的后三十年和19世纪前半叶。这一时期俄国社会经历了反对农奴制的普加乔夫起义、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走向反动和没落、亚历山大一世反动统治、1812年卫国战争、十二月党人起义等重大事件。克雷洛夫接受社会先进思想的影响,紧密关注祖国的现实生活。[4]
克雷洛夫写作寓言诗的动机源于他对俄罗斯民族的挚爱深情,对俄国命运的深切关注,对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社会的透彻了解,对俄罗斯民族语言的熟悉和喜爱以及他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他亲眼目睹和亲身经历的人和事触动着他,他的民族责任感和进步思想激发着他。所以,他的寓言展示出深刻的历史与现实内容。[12]
人物介绍
狐狸
借助生性狡猾的狐狸,指代现实社会中那些自诩聪明而又十分圆滑世故的人。[6]
乌鸦
乌鸦在俄国民间故事中多以预言家的形象出现,但在克雷洛夫的寓言诗中却如此的愚蠢。如寓言诗《乌鸦和狐狸》中的乌鸦只因听信狐狸的阿谀奉承便忘乎所以。

借助生性贪婪且无比凶残的狼,借指现实社会中自私贪婪又冷酷无情的人。
狮子
借助有着森林之王美誉的动物界权威狮子,象征现实社会中掌管权势与地位的统治者。

借助无辜温顺且地位卑微的羊,代指现实社会中饱受欺凌的受害者。[6]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作为一个多产的作家,克雷洛夫的寓言内容丰富,表现了不同的主题。作为一个追求自由与文明的作家,克雷洛夫揭露了统治者及其帮凶的丑恶行径,塑造了很多反面形象。另一方面,他也热情歌颂了劳动者的勤奋、公正无私与善良。有些寓言不仅揭露批判了当时的统治者,还超越了历史,从而具有普遍的意义。如《四重奏》是针对当年政府改组而写的,但是寓言中表达的要注重事物的本质而不是形式的思想却具有普遍意义。克雷洛夫的寓言表达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和深刻的现实性。[2][7]
克雷洛夫寓言深刻的思想性体现在它表达了俄罗斯人民的爱与憎,表达了克雷洛夫对人民的同情,表达了对人民优秀品质的赞扬,对统治者欺强凌弱、残酷剥削、不劳而获给予无情的鞭笞;特别是讽刺当年那个反映1812年卫国战争的著名寓言《狼入狗舍》不仅揭露了侵略者的面目,更表现了俄罗斯人民奋起打击侵略者的坚定决心和力量。克雷洛夫寓言深刻的思想性体现在它通过总结俄罗斯人民的日常生活现象、种种人性的缺陷、训诫、劝导、告诫人们如何完善自己。例如《狐狸和葡萄》告诫人们不要听信别人的阿谀奉承;《天鹅、狗鱼和大虾》指出一个集体只有协作一致才能办好事情。克雷洛夫寓言深刻的思想性体现在它揭露了沙皇专制制度维护统治者的虚伪、强权的本质;嘲讽统治者的无能、任人唯亲、崇洋媚外、对人民的欺压等等丑态。例如:《狼和小羊》《狗熊照看蜂房》《狗鱼》《蜜蜂和苍蝇》《猴子和眼镜》都是体现这方面主题的名篇。[5]
艺术特色
总体风格
《克雷洛夫寓言》一共包括二百零三篇,通过寓言故事,克雷洛夫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有着较强的人民性和现实性,蕴含着着人民的智慧和经验。他的语言体裁独特,都是以诗的形式写成,语言优美,寓意深刻,常常借动物和植物形象来反映广阔的生活,有着独特的感染力。[4]
克雷洛夫寓言诗的情节往往波澜起伏,跌宕多姿。情节的基础是矛盾冲突。寓言有不同于其他文学样式的特殊功能,它不是侧重描写生活,而在于表现思想,赋观念以形象。在寓言中,总是以虚幻的矛盾冲突来曲折而巧妙地反映现实的矛盾斗争。因此,寓言情节艺术有其独特之处。克雷洛夫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选择形象、进行构思和安排情节等方面无不匠心独运,在情节中运用“突转”这一技巧,就是出色的例子。[9]
克雷洛夫寓言艺术性体现在以叙事为主并借助讽喻式的语言来刻画人物及其言行。正如别林斯基在《克雷洛夫的寓言》一文中指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智慧、家庭和社会环境中引为借鉴的训诫构成了寓言的核心”。克雷洛夫是无与伦比的文学大师,他的寓言叙事方式是灵活多变的。在他的寓言里,人物的行为举止都是通过叙事者的独白或对白来表现,而人物间的对白借助于叙事者的解说和场景描写变得更加生动。轮番交替的对白与鲜明的语言色彩、活泼生动的语调融为一体,使克雷洛夫寓言的语言本身往往变成了一幕幕小话剧或精巧的喜剧;人物间的对白交替进行,只在语言高度浓缩的情况下,它们的表现力度会显现出来。克雷洛夫将戏剧对白的这些特性升华到了一个完美的境界。克雷洛夫寓言里叙述者的形象实际上是俄罗斯民众智慧的载体,使叙事者的形象与广大民众的形象有机地融为一体。幽默和讽刺更是贯穿克雷洛夫寓言每一篇的整体特点。[5]
克雷洛夫在写作上非常认真,在发表之前先朗诵给朋友们听,然后听取他们的意见,经常不止一次地修改,重写五到七次之多。克雷洛夫在专门创作寓言之前曾经是个剧作家,戏剧创作的一些特点在寓言中表现得也很明显,如结构紧凑,情节进展迅速。[3]
他的寓言篇幅不长,有的只几行就成篇,有的几行就刻画了形象的性格特征。[3]
对白戏剧
对白,在寓言中也得到充分运用,有的寓言几乎通篇都是对话,而且对话又都符合形象的个性,如《橡树下的猪》《猴子和眼镜》等。对比也是戏剧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克雷洛夫寓言中常常可以见到这种形象的对照,如自由与不自由(《风筝》),贫与富(《承包商和鞋匠》),有权和无权(《狼和小羊》),劳动与游手好闲(《蜻蜓和蚂蚁》)等等。[3]
讽刺杂志
克雷洛夫办讽刺杂志时,许多讽刺文章、小品都是他写的,幽默讽刺也就成为他寓言的另一特色,这种幽默讽刺常常表现在对性格的刻画,情境的设置,事件的结果等方面,如《狗的友谊》采取先扬后抑的手法达到强烈的讽刺,《狐狸和旱獭》用了一句“我只看到你嘴上常粘着鸡毛”,幽默地点明了狐狸的本质,《撒谎者》则采用以牙还牙、以撒谎对付撒谎来揭穿撒谎者。[3]
朴实无华
克雷洛夫寓言的语言朴实无华,把过去文学中不用的民间普通用语、习语引入创作。 克雷洛夫寓言里的形象确切生动,用具有鲜明特点的动物形象来表现相应的各种社会地位的人物的复杂性格,因此其形象的内涵就格外深刻,如《乌鸦与狐狸》中的狐狸,《狼和小羊》中的狼等。[3]
作品影响
就寓言创作本身而言,在克雷洛夫之前或同时期,寓言或只是作为愉悦人们的读物,沙龙朗读的作品,或只是醉心于自然主义的细节,作一些粗俗的描写,即使是伊索、拉封丹的寓言,基本上也是限于一般的道德训诫。而克雷洛夫的寓言反对沙皇专制制度,表达民主主义思想,把寓言变成现实主义的讽刺文学。克雷洛夫紧密结合现实生活的寓言成为这一时期文学的显著路标,无疑使俄国现实主义迈出了重要一步,他的创作为以后的格里鲍耶多夫、普希金、果戈理确立和发展现实主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克雷洛夫的寓言反映了现实生活,刻画了各种性格,表达了先进思想,因此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成为十九世纪上半叶读者最爱阅读的作品之一,他每发表新的寓言也成为文学和社会生活中令人瞩目的对象,他的寓言对于形成俄罗斯人民的社会意识起着积极作用。克雷洛夫寓言在世界上也有广泛声誉,在作家生前就被译成十余种文字,而现代则已有五六十种,有的被收入教材,因此他的影响是深远的。[1]
(一)克雷洛夫寓言俄文原版文献承载着俄罗斯民族之魂
克雷洛夫寓言在俄罗斯家喻户晓,克雷洛夫寓言的传播具有普遍性:许多俄罗斯人是在童年就听着曾祖父母、祖父母讲述克雷洛夫寓言成长起来的;许多俄罗斯儿童接受过来自母亲的克雷洛夫寓言故事的胎教、聆听过幼儿教师讲述的克雷洛夫寓言故事、参加过儿童图书馆举办的克雷洛夫寓言故事会、俄罗斯馆员讲解的克雷洛夫寓言阅读辅导;在俄罗斯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学习克雷洛夫寓言;特别是在俄罗斯的大学教育中,不分文科、理科、工科都开设克雷洛夫寓言课程,只是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学生学得内容更多,更加深入。呼伦贝尔学院历届赴俄留学读者在俄期间都接受过俄罗斯老师讲授的克雷洛夫寓言课程教育;俄罗斯老师将克雷洛夫寓言的《天鹅、狗鱼和大虾》《乌鸦与狐狸》等编成小话剧,让呼院历届赴俄罗斯留学读者学习、表演;克雷洛夫寓言中鲜活的人物形象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展现。[5]
(二)克雷洛夫寓言俄文原版文献充分体现了俄罗斯民间语言之美
克雷洛夫寓言的语言十分丰富、精辟具有穿透力。克雷洛夫可以称得上是俄语大师,他在创作过程中经常深入人群密集的集市、商店,倾听市民的交谈,询问研究各种民间风俗。克雷洛夫寓言的语言都源于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来自体力劳动者、知识分子的日常语言——在他的寓言中谚语、俗语、成语、俏皮话、谜语、笑话、口头禅、名言警句比比皆是。克雷洛夫寓言创作了诗化的艺术形象,正如别林斯基评价的:“每一种动物都有着自己的独特的个性,如顽皮的长尾猴,说话爱拐弯抹角、与人有些相近的狡猾的狐狸,诚实、善良、力大无比而又笨手笨脚的狗熊,还有威风凛凛、目空一切、令人生畏的狮子”。克雷洛夫寓言的语言富有诗意,反映了俄罗斯人的心声,体现了俄罗斯人的民族性格,其中许多名言警句已为俄罗斯人世代相传。
(三)克雷洛夫寓言俄文原版文献形成了俄罗斯以克雷洛夫名字命名街道、建筑的文化现象
由于受克雷洛夫寓言俄文原版文献的深刻影响,形成了俄罗斯以克雷洛夫名字命名街道、建筑的文化现象:在俄罗斯的特维尔市有克雷洛夫纪念碑;在鄂木斯克有以克雷洛夫名字命名的儿童图书馆。在俄罗斯下列城市里都有以克雷洛夫名字命名的街道:圣彼得堡、喀山、特维尔、弗谢沃洛日斯克、利佩茨克、下诺夫哥罗德、博布鲁伊斯克、伊希姆拜、约什卡尔奥拉、萨兰斯科、苏尔古特、符拉迪沃斯托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托木斯克、卡奇卡纳尔、新西伯利亚、叶卡捷琳堡、古科沃、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彼尔姆、切尔卡瑟州。[5]
作品评价
俄国诗人、作家普希金:“德米特里耶夫算什么!他的全部寓言抵不上克雷洛夫的一篇好寓言”,“任何一个法国人都不敢把谁置于拉封丹之上,但我们好像能认为克雷洛夫比他好”,“克雷洛夫的寓言高于拉封丹”。[6][1]
俄国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①克雷洛夫的完美的寓言里面既没有熊,也没有狐狸,虽然这些动物也参加了其中的行动,但是,它们是人,而且是俄罗斯人。[10] ②“寓言之所以在神圣的俄罗斯取得真正的胜利,应该归功于克雷洛夫寓言。”他指出,克雷洛夫寓言的两大优点:一、“寓言是理性的诗歌”,而克雷洛夫寓言充满诗意,“散发着机智的光辉,闪耀着戏谑和讥嘲的火焰”;二、克雷洛夫寓言表现了俄罗斯的民族精神,对俄罗斯儿童与成人都发挥巨大的教育作用。别林斯基还论述了寓言跟俗语、谚语的关系。他说:民间的俗语、谚语“是诗歌的开端,诗歌的最初的起点;而寓言,跟俗语、谚语比较起来,就是最高的体裁,最高的诗歌,或者说是达到了发展的极限,再也不能前进的民间俗语和谚语的诗歌。”[11]
出版信息
1809年2月24日,第一本俄文版克雷洛夫寓言出版,在精美的全皮封皮的书脊上具有金地儿印花,发行册数1200份,开本为23,5x15,0cm;作家完全没有料到它竟受到公众热烈的欢迎。1825年在巴黎俄国政治家格里高利·奥尔洛夫伯爵为克雷洛夫出资出版了俄语、法语、意大利语的两卷本克雷洛夫寓言,这本书是克雷洛夫寓言的第一个海外本。在19世纪30-40年代克雷洛夫的寓言发行量达到空前水平,超过4万册;在1830年又出版了由画家插画的新的寓言集。在俄罗斯各种版本的克雷洛夫寓言俄文原版文献多达68种;在克雷洛夫生前他的寓言就被译成英、法、德、意等十余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已有50—60种文字,而且俄罗斯的各个出版社每年都在出版发行克雷洛夫寓言,少则几千册,多则上万册。[5]
作者简介
克雷洛夫全名是伊万·安德列耶维奇·克雷洛夫(1769年~1844年),俄国寓言作家。出身于莫斯科贫穷的步兵上尉家庭。童年的克雷洛夫除了读书,还经常到集市上去,在这里他学会了意大利文,学会了拉小提琴,学习了绘画。1782年迁居彼得堡,当时那里正上演冯维辛的讽刺喜剧《纨绔子弟》,克雷洛夫看后很受启发,便开始写剧本,但大多未上演。这期间(1789年~1793年)他把主要精力用在办杂志上,先后编辑出版《精灵邮报》《观察家》《圣彼得堡水星》等刊物,发表过一些讽刺文章和《疯狂的家庭》《爱恶作剧的人们》《前室的作家》及《摩登铺子》《训女》等讽刺喜剧。但是因为激进的政治倾向而未能办下去。后来他就漫游俄罗斯,其间曾给戈利岑当家庭秘书。1806年后专写寓言。出版有《克雷洛夫寓言》9卷,共206篇。1809年克雷洛夫出了第一本寓言集,获得了巨大声誉,1811年被选为俄国科学院院士。
声音53评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