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368
名著简介《狗.猫•鼠》:作者针对人们对自己“仇猫”的态度,
展开了反击。他清算了猫的种种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
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这与人们幸灾乐
祸、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第二,它与狮虎同族
却是一副媚态:第三,它们总是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烦;
第四,它可能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
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的好感却没有增加,
而且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免子。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典型,
将批判的锋芒直指某些学者,并把他们与兽类做比较,尖
锐而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表达了自己与反
动派斗争到底的坚定信念。
《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了作者儿时与自己的保姆
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
“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害死自己的隐鼠一事,
充满了憎恨和厌恶;,而对于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山
海经),却又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
了作者对这位劳动妇女真诚的怀念。
《三十四孝因》:作者从自己小时候阅读《二十四孝图》
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
伪和戏酷,展示了旧中国儿童的悲惨处境。
《五猖会》:文章记述了作者儿时渴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和被父亲强迫青通〈鉴路》时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展现了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權或。
《无常》:描述了作者儿时在乡间迎神赛会和戏剧辑台
上所见的“无常"”形象。作者在夹叙夹议中展现了人们对“无
常”这一“有人情味”的鬼的喜爱,对打着“公理”“正义"
旗号的“正人君子”子以了辛辣的嘲讽。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先从百草园生活写起,
点出那里曾经是“我的乐园”。慢慢地,“我”长大了,家
人要送“我”去读书,“我”不得不离开“我的乐园”了。
文章接着叙述了自己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私整先生的
严厉、学生们的调皮、读书的乏味生活告恍如隔日。通过
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揭示了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
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之间的尖锐矛盾。
〈父亲的病》:作者回忆了父亲生病后,两名庸医放作
高深,勒索钱财,药引一个比一个独特,结果导致父亲因
病情一步步恶化,最终去世的事情。作者通过描述家庭的
变故表达了对庸医误人的深切痛恨。
(琐记):作者回忆了表面对孩子好,实际上却是在暗
中使坏的行大太。她让孩子们做危险的事、给“我”看不
健康的书籍、教“我”偷妈妈的首饰、四处散播流言等。
因对流言的厌恐,“我”決定商开绍兴去南京求学。在求学的过程中,“我,见识了当时学堂上种种“乌烟療气”的
驿端和学生求知的限难。后来,”我”初步按触《天演论
产生了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藤野先生》:文章回忆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
生活。主要叙述了自己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岐视、侮辱
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
先生教“我”解剖学和帮“我”订正讲义等事情,展现了
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忱、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
表达了他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
《范爱农》:范爱农是鲁迅在日本求学时的同学。开始
鲁迅和范爱农有一些小误会,导致范爱农故意针对鲁迅。
后来鲁迅回到故乡做教员,偶然遇到了范爱农,两个人解
除了误会并经常在一起喝酒聊天。鲁迅的学生写了一些和
反动派作斗争的文章,请求以鲁迅的名义发表,鲁迅同意
了。后因派系斗争越来越激烈,鲁迅不得不离开故乡,去
往南京。不久鲁迅得知了范爱农与友人游湖时落水身亡的
事。文章表达了鲁迅对范愛农孤做耿直、不随波逐流性格
的赞美和对他的缅怀,以及对辛交革命前后病态社会现象
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