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必读丛书——西游记

1497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一部以神话为题材的伟大的浪漫主义长篇小说,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浪漫主义文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它的成书同《三国演义》、《水浒传》一样,是作者在民间与文人中流传近700年的同类传说基础上完成的。唐太宗贞观三年,青年僧人玄类只身赴天竺(印度)取经,历时17年,行程数万里,取回675部经文;后弟子辨机辑成《大唐西域记》,门徒慧立、彦宗又撰《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神化玄类。南宋说经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初具规模;元末明初《西游记平话》更加完整,可能是吴承恩据以加工的一个重要底本;元末明初还有许多“西游记戏”,它们都是吴承恩最终编撰完成《西游记》的基础。
《西游记》以唐僧取经的故事为线索,以神猴孙悟空为主人公,将社会矛盾和自然力量幻化为一个五光十色的神奇世界。书中所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僧、白骨精、铁扇公主等众多的艺术形象,都具有鲜明的个性,为广大人民熟知。作品熔幻想情节和真实生活于一炉,规模宏伟,故事曲折,文笔诙谐,妙趣横生。书中的孙悟空是一个勇往直前、嫉恶如仇、为民除害除暴的英雄。唐僧是一位集中了封建儒士的迂腐和佛教信徒的虔诚并且受到作者讽刺的一个人物。猪八戒是全书中最重要的喜剧性的陪衬人物,他憨厚纯朴,虽对敌斗争有时畏缩不前但从不屈服投降,他也有明显的不足,好吃嘴馋、自私偷懒、拨弄是非、弄巧成拙等,反映了现实社会中小私有者的性格特征,是
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
《西游记》不仅奠定了神魔小说这一小说品类的基础,开拓了中国长篇小说的表现内容,而且是中国小说中极为少见的描绘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品。以动物幻化的有情精怪生动地表现了无情的山川险阻,并以降妖伏怪歌赞了取经人排除艰难的战斗精神。
《西游记》在艺术上的突出成就首先表现在以丰富奇特的想象力把自然社会幻想化,将天上人间、神魔妖怪与世态人情融化交合在一起,在荒诞与怪异中表现社会生活的现象与本质,成为我国古代浪漫主义神魔小说的高峰之作。
一言以蔽之,《西游记》的确是世界文学长廊中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