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本之夜 (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 )

2万

雷马克的著作大多带有自传色彩,用词精练,抒情的书写中却透出客观、冷峻的气质,被比作德国的海明威。他一生共著有十五部小说、三部剧本和两部文集,其中,《西线无战事》《凯旋门》《三个伙伴》《爱与死的年代》等多部作品被改编为电影。


二战时期,葡萄牙里斯本聚集无数等待前往美国的流亡者。某夜,两个陌生人在码头萍水相逢——一个(我)踌躇彷徨,纠结于没有船票,而另一个(德国人施瓦茨)竟自愿无偿赠送两张船票,条件是要对方听自己倾诉至天明。故事采用倒叙,由此展开。


小说精练抒情的讲述,不时透出作者本人的客观与冷峻个性。故事虽有时代感,但爱情永无局限性,反倒具备某种来自战争时期的“压抑性爆发力”——爱情恒远,苦涩中咀嚼甜蜜。成长于和平年代的我,永不可能体味旷日持久的战争岁月,或许最安全的距离,就是“彼此相爱的心”。


声音29评价3